气结、气郁、气闭......百病生于气!

重庆国瑞中医院

中医所讲的“气”,变化莫测,气有升降浮沉,失常则气滞气陷气虚不固摄,百病由生。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张介宾注:“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故百病皆生于气。”


“百病皆生于气”的观点表明,致病因素是造成人体气机失调后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所以,治疗百病当以调气为要。


为何治百病调气为要?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机调畅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正常进行,反之气机失调则五脏六腑气化功能失常,机体新陈代谢失衡,势必百病丛生。

 

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必须注重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郁者散之,散者收之,上者降之,下者升之”的方法,使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调气可使病理产物顺利排出体外

气机失调会导致“痰瘀湿滞”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的淤积,而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复杂多变的病理基础,所以在疾病的治疗中调“气”为首要。


根据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可知,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气行则可以解郁导滞。


病理产物的堆积还可以壅塞经隧,所以调“气”时亦应宣通府气,开窍道,给邪以出路。

 


人体气机的临床症状

 

气虚表现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

 

【气陷】表现为头晕眼花,气短疲乏,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形体消瘦,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 

 

【气不固摄】表现为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不固等。


【气脱】表现为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等。


【气滞】表现为胸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

 

症状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脉象多弦,舌象可无明显变化。 

 

【气逆】表现为咳嗽频作,呼吸喘促;呃逆、嗳气不止,或呕吐、呕血;头痛、眩晕,甚或昏厥、咯血等。

 

综上所述,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气机调畅则人即安和,气机失调则百病丛生。

 


通调全身气机的五个腧穴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常七八,一有拂郁,则壅伤肺肝。


在众多的调畅气机中,筛选出5个功效独特的腧穴:内关、公孙、膻中、中脘、气海,这组处方可以通调全身气机,故名气病5穴。

 

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面,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是12寸,6等分,即可找到此穴。

 

公孙穴

【取穴】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膻中穴

【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中脘穴

【取穴】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气海穴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结语

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光凭无情之草木针石,往往只能取一时之快,因其只是治标之法。所以需要患者积极配合,移情易性,消气释怀。

 

温馨提示:今日之文仅为一家之言,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