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苦丁茶冬青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研究 Ⅰ.茎叶的形态学研究

《贵州科学》 刘国民[1];李娟玲[1];陈榆[2];罗文杰[2];潘学峰[3]
摘要:
 新种苦丁茶冬青(IlexkudingchaC.J.Tseng)自1981年发表以来,有关它与若干近缘种的主要形态差异及其分类学地位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苦丁茶冬青不同种质材料的茎叶形态学研究结果.作者在分析和总结近年野外考察和种质资源普查过程中所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对200余份从各个省区和居群中引种并定植于海南大学苦丁茶种质资源库中的苦丁茶冬青种质材料的茎叶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形态学研究.其中茎的形态学研究内容包括主干形态,分枝与主茎的夹角,一年生茎或小枝的形态以及幼茎(嫩芽中)的形态;叶的形态学研究包括叶序,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叶柄,脉序,百叶重,叶片长度、宽度以及叶片长/宽比值等内容;对茎、叶及嫩芽等器官表面的毛被情况亦作了系统的观察。揭示了苦丁茶冬青不同种质材料在茎叶形态上的一些共同特征和变异规律,发现了少数种质材料之部分分枝上存在对生叶,并发现了若干份介于I.kudingcha和I.pentagona之间的中间型种质材料。根据形态学研究结果(以及将另文报道的RAPD分析结果)判断,这些中间型种质材料很可能是I.kudingcha和I.pentagona天然的种间杂交后代。作者对苦丁茶冬...
苦丁茶 , 苦丁茶冬青 , 茎 , 叶 , 形态学研究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