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 大雪养生“三字经”

耀州卫生

2018.12.7

农历:十一月 初一

戊戌【狗】年

甲子月 癸酉日

大雪

大雪,大者,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小雪与大雪,最大的区别在于:小雪时,雪随下随融;大雪时,雪随下随积。


所以大雪节气,不是降雪多了,而是有了积雪。


节气习俗

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风俗之一就是腌肉。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吃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一直抗癌因子与细胞中蛋白质的结合,可提高人体抵抗力,秋冬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要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能摆脱便秘的困扰。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大雪进补

“冬天羊肉进补,来年上山打虎。”大雪进补最爱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调的大好时机。


大雪养生“三字经”


藏阳气

大雪节气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以防发散阳气。最好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舒展运动(上午9-10点钟或下午2-3点钟)。

加湿气

冬季干燥,加之暖气较热,呼吸道成了最易发病的“重灾区”。建议增加室内湿度,如果室内空气太干,可在暖气搭一条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

勿早起

此时早晚温差悬殊,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并要收敛神气,起居调养宜早眠晚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暖头颈

大雪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对头颈部的保暖,对预防中风、咳嗽等疾病很有帮助。

护足底

中医认为,人之先天根于肾,除了要注意足部保暖外,还要勤按肾经起始穴位——涌泉穴。


建议以一侧大拇指或足跟按揉对侧涌泉穴,每次按摩30~50下,以足心感到发热为度,可起到降虚火、滋肾水,镇静安神的作用。

补维C

维生素C能很好地养护我们干燥的皮肤,冬季补充维生素C的最佳选择是吃白菜。白菜性平、清热,且无寒无温,解百毒,人们可在冬季多吃白菜来“解毒”。

揉三窝

进入大雪节气后,常常按摩腋窝、肘窝、膝窝排排“毒”。


膝窝——委中穴,位于腿窝中点,其所在的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去湿通道,按揉时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腋窝——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


肘窝——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可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酸胀为宜。

多喝水

水是阴中的至阴,隆冬之际,多喝水可养阴。


一般来说,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须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来喝,可润肠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点喝,可滋肾阴;第三杯水是晚上9点喝,可养心阴。

吃三“雪”

来源:陕西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