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秋季传染病防制知识

东港卫生计生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转凉,白天夜晚温差较大,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般秋季常见传染病主要有如下几种:



1.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以鼠类为主。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主要以秋冬季发病为主。

传播途径:含汉坦病毒的鼠排泄物(尿、粪便、唾液)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进食含汉坦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46天,一般为1~2周,主要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典型表现为起病急,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典型的出血热临床经过有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目前采取“防鼠灭鼠、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治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防鼠灭鼠,采取各种办法开展大面积灭鼠活动。投放毒饵,堵塞鼠洞,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防止野鼠进家或生活场所。

2、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

3、做好食品保藏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餐具、食物应加盖或放置在老鼠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用水应煮沸,剩饭菜必须加热后方可食用。出血热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十分敏感,加热56℃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

4、在野外必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或螨类叮咬,不要在野外草地睡觉,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2.
恙虫病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源为野生啮齿动物,特别是各种鼠类,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人在自然环境中被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病。我市一直有恙虫病报告,主要发生在一些农村地区,本病发病季节性明显,主要集中在10-11月。

传播途径:在田间劳作、农村垂钓、露天野营、卧地休息、接触和使用秸杆等过程中接触鼠类后被恙螨叮咬或直接被恙螨叮咬而感染。

临床表现:潜伏期4~20天,一般为10~14天。起病急骤,体温可在1~2天迅速上升至39~40℃,多为持续高热,可伴畏寒或寒战、头痛、全身酸痛、疲乏、纳差等症状。有焦痂或溃疡,焦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如无继发感染,一般无痛痒感,多见于腋窝、腹股沟、会阴、外生殖器、肛门等隐蔽、潮湿且有汗味的部位,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好发于焦痂附近,有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亦可有轻度肿大。部分患者可见皮疹。病人还可能出现肝脾肿大、水肿、间质性肺炎及多系统的并发症,重者可致多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控制措施:防鼠灭鼠、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预防恙虫病的根本措施。平时尽量减少野外活动,野外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束紧袖领及裤脚口,涂擦驱虫药水等。

3.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二季为最多,并可引起流行。

传播途径: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痢疾杆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在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可生存1~2周,经口使人感染,也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使人感染。水源若被痢疾杆菌污染多引起菌痢流行。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7天。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呕吐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甚至更多,有里急后重(即排便不畅、肛门重坠感),大便夹有粘液甚至脓血等。严重者会出现发热、肢冷、昏迷等。

预防控制措施:

1、做好痢疾病人的粪便、呕吐物的消毒处理,管理好水源,防止致病菌污染水源、土壤及农作物;病人使用过的厕所、餐具也应消毒;

2、不喝生水,不生吃水产品,蔬菜要洗净,炒熟再吃,水果应洗净后食用;

3、坚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烂变质及被苍蝇、蟑螂叮咬过或爬行过的食物,积极做好灭苍蝇、灭蟑螂工作。食具要按时煮沸消毒,剩饭菜要加热后吃,做到生熟分开。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本病流行期间(或家中有人患菌痢),多食大蒜能够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4.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又称病毒性胃肠炎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以儿童居多。常见的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被污染的食物、水、环境、器具接触后经口感染,吸入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也可感染。

临床表现:起病急、病程短,病死率低。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水样便或稀便,也可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毒所致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

预防控制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3、罹患病毒性腹泻的病人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4、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5、可以通过服用轮状病毒疫苗来预防轮状病毒类病毒性腹泻病。

5.
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患者眼部分泌物-手-健康人眼或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物品-健康人眼传播。患者的手、毛巾、手帕、脸盆以及病人用过的洗脸水、衣服、被褥上都会含有病原体,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健康人的眼睛(包括病人自己的健眼),便把红眼病传播开来。

临床表现:眼睑充血水肿,睑球结膜重度充血,常伴有结膜下出血,出血可为点状、线状或片状,多在上方球结膜下,重症患者出血可累及整个球结膜。有些患者的角膜上皮病变可反复发作,引起视力下降。多数患者有耳前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的肿大、触痛。极个别患者可伴发脊神经麻痹的表现如下肢运动麻痹或瘫痪。

预防控制措施:

1、预防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晴。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

2、病人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

3、医务工作者检查及治疗操作后必须认真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品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本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

6.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登革热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流行,山东省每年均会有登革热输入病例发生,由于我市有白纹伊蚊的分布,所以输入性病例可能导致本地病例的发生。登革热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传播途径:登革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叮咬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后,经8-12天后,具有传播该病毒的能力。健康人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就有可能感染登革病毒,3-14天的潜伏期后部分敏感人群便会发病,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及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多样性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预防控制措施:

登革热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1、消灭蚊虫孳生场所:翻盆、倒罐、填堵竹洞、树洞,消除一切形式的小积水。

2、对户内、外各种水缸加盖:每隔3~5天换水及彻底刷洗一次,以清除杀灭水缸内壁幼虫及蚊卵。或在水缸中放3~5条吞食蚊虫的鱼类。

3、花瓶、盆景等水生植物每 3~5 天换水一次,并冲洗根部。不在露天堆放废轮胎,或用塑料布覆盖,不得积水。

4、对难以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机油类或缓释杀虫剂。

5、做好个人防护。在登革热流行区,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转自日照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