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递】洪水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洪水过后如何防止疾病感染?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在洪水期间都会不小心感染疾病,比如腿部疾病、丹毒等等。那么洪水过后如何防止感染疾病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为什么洪水过后容易生病

洪灾,不但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洪灾还可造成疫病流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抗洪抢险的同时,由于受到洪水的困扰,生活紧张、心情焦急、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则,使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又由于较严重灾害造成直接伤亡,使得尸体以及伤口成为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使得菌源产生。 还有就是季节原因,在很多地方水灾都是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比如我国的水灾多发生在夏季),而降水较多的季节中空气流动性一般比较强,这就使病菌的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更促使了瘟疫或者传染病的爆发。


洪水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

蛇虫叮咬中毒 

水灾后水肿一般多虫,偶尔也会有蛇,如果被虫子咬了之后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的现象,如果在水中被蛇咬过,安全起见,最好马上在被咬伤部位打一个止血带,避免是毒蛇咬伤,造成毒素进入血液,血液流入心脏造成生命危险。 


腿部疾病 

洪灾期间雨水多,很多人会换上凉鞋或拖鞋冒雨上下班,在到达室内之后,习惯性用凉水洗脚保持干净,但是凉水洗脚,毛孔骤然关闭阻塞,加上走动过多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腿脚很容易出现抽筋,甚至诱发关节炎或风湿病等腿部疾病。 

足癣 

脚部长时间在污水中浸泡,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容易引发足癣,间擦疹等皮肤病,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及时脱离污水环境,保持脚部干燥,预防真菌感染。 

丹毒 

洪涝灾害造成地面涨水,这些水源都是被污染过的,脚部在污水中浸泡时间太长的话,污水中的细菌容易从皮肤毛孔乘虚而入,进入淋巴管,从而引发丹毒,如果脚上有伤口,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β溶血性链球菌。该病一般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寒战,患处肿胀,等全身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

细菌性痢疾 

洪灾导致水污染严重,加之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进食了不干净的食物,容易感染痢疾杆菌,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并伴随恶心,呕吐,口干等表现。 

食物中毒 

灾区空气潮湿,卫生状况不好,细菌容易繁殖,如果吃了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都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一般数小时至两天内发作,最短为1小时,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腹泻,严重的出现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水灾疾病,是人畜都会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老鼠和猪是携带构体的主要传染源,该病发病急剧,常伴随畏寒,发热,眼结膜充血和淋巴结肿大,治疗不及时的话容易因肝肾衰竭而致死。

洪水过后如何防止感染疾病

开展卫生运动

水退后要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不仅流入室内的污物要清理,还要清除好环境污泥、垃圾、埋葬好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翻缸倒罐及旧轮胎等,清除蚊、蝇孳生地,有目标地进行消毒。

清理与清洗饮用水系统

对受洪水损坏的自来水设施要抓紧修整,蓄水池、水井要掏洗干净,并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在100公斤水中加12克明矾,或加入12克漂白粉,搅匀后,经过沉淀,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家庭水缸可投放漂白粉精片或明矾进行杀菌、沉淀(有自来水供给者除外),并请防疫单位帮助检测,看是否已符合卫生要求。要向群众宣传,不饮生水,要喝开水,预防水传疾病。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与家庭饮食卫生

洪水后将转来高温天气,食物易变质,洪水期间保存的食品也易霉变,尤其是溺死的禽畜肉更易变质,临时性摊点也常不注意卫生,所以要强调吃新鲜饭菜,吃煮熟煮透的食品。

防止传染

发现传染病人,要就近报告防疫部门,以利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散。



关注我请长按

(点击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也可以关注我院官方网站:

www.qbjqrmyy.com

我院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337846622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