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大盘点:阴雨绵绵气候多变 踏青“动”宜适度

新泰市中医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我们迎来了清明节气。清明时值暮春,气候多变,且常阴雨绵绵,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饮食篇

清明养生果蔬有哪些?推荐四道食谱


“清明节养生的重点就是养肝舒心。”专家指出,清明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间,温度上升,雨水逐渐增加。


中医认为春季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波动,容易引发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所以清明节前后养生重点,都应放在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上。


“只要是应季、新鲜的果蔬都可以食用的。蔬菜多半选择以芽、苗、笋为主,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


菠菜利五脏、山药健脾补肺、荠菜平肝和中等;汤品调理可多用健脾利湿、养血舒筋的药材,如薏仁米、黄芪、桑葚等。水果则可以多吃草莓、桑葚、樱桃、菠萝、柑橘、芒果等春季水果。”


除此之外,专家还推荐了四道适合清明节气养生的美味菜肴:


• 韭菜炒鸡蛋——适合尿多、肾虚的人群。


• 荠菜炒豆腐——适合高血压人群。


• 山药炖桑葚——适合脾虚、有火,口腔溃    疡的人群。


• 生姜炖牛肉——可以补气散寒。


清明莫忘吃艾 专家教你艾草的食用方法


【材料】:新鲜的艾叶


用于皮炎湿疹皮肤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艾草中含有一定的挥发油成分,有抗病毒和杀菌的作用。


【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用汤锅煮水十分钟左右,然后用毛巾蘸取艾叶水外敷皮炎湿疹的地方。


还可以在澡盆中用沸水泡艾叶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


艾叶和生姜一起煮水,用于缓解疼痛类疾病的治疗,例如胃痛、痛经,产后受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做法】:取新鲜艾叶30~50克,加入鲜生姜一起煮水,后加入少量红糖,少量多次饮用。


艾叶煮鸡蛋,主要功效是温经止痛,散寒止血。艾叶煮鸡蛋主要对应的治疗的症状有胎动不安,腹中冷痛和痛经。


【材料】:艾叶25克,鸡蛋2个,红糖25克。


【做法】:将艾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备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皮。


最后将熟鸡蛋放入锅内,在放入鸡蛋之前在锅里加入艾叶药液和红糖,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可让家人帮忙用艾叶煮水洗头、洗澡,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


清明时节,四种降火茶饮喝起来


◆ 莲子降心火


莲子心和绿茶泡水。适宜人群:会因着急、心思过重等原因引发心火,而出现失眠、心烦、舌尖较红或长口疮。


◆ 野菊花降肝火


野菊花泡水。适宜人群:因焦躁情绪、睡眠质量不好等原因引发肝火,导致头痛头晕、眼干、口苦、两肋胀痛、高血压、长斑等。


◆ 绿豆粥降胃火


绿豆煲粥。适宜人群:因过食油甘厚味,或偏爱辣、甜等重口味饮食,引发胃火,导致口臭、口腔溃疡、反胃、长痘、便秘等。


◆ 酸梨水降肺火


酸梨水+充足睡眠。适宜人群:因吃得太撑或穿得过暖等,引发肺火。导致咽干疼痛、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鼻干燥、发烧、鼻出血等。


养生篇


清明时节“潮”来“潮”往  祛除湿气中医帮你


进入清明时节雨水丰富,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度大,身体难逃湿气的侵害,如昏昏欲睡、头重如裹、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等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专家表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的患者对潮湿的天气特别敏感,容易外湿与内湿合而发病,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为祛除体内的湿气,专家建议,可以试试山药芡实薏苡仁粥。


山药、薏米、芡实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


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建议脾虚痰湿者在中医师指导下结合个人体质配伍使用,能加强健脾祛湿的作用。但专家提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及孕妇需慎服。


祛除人体湿气重,日常生活中,还可选择按摩祛湿穴位助湿气排出体外。


专家介绍,首先,适当刺激阴陵泉穴可以起到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还可辅助缓解腹胀、腹泻、水肿、膝痛等。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时应取舒适的体位、适当力度,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


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感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清明时节气候多变,记住四大养生口诀


◆ 衣:遵循“春捂”,防寒保暖


清明时节天气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悬殊,衣着不能顿减。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要遵循“春捂”之说,有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女性,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 食:甘温补脾,清补为主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千金要方》载饮食应“省酸增甘”,宜食甘温补脾之品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马兰头、河蚌、螺蛳等。


◆ 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睡早起,避免长时间熬夜,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午睡以消春困。


◆ 行:外出踏青,“动”宜适度


清明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人们应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慢走、打拳、做操,吐故纳新。


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踏青时,“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阻肺病人,不要逞强登山。扫墓应当注意控制情绪。


注意事项

清明疾病防治:三类疾病高发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让人打不起精神,这也就给了很多疾病乘虚而入的机会。


以下几类疾病是高发疾病,专家提醒大家要格外留心:


◆ 呼吸道疾病


清明节前后,乍暖还寒的多变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呼吸道疾病会高发。


◆ 过敏性疾病


清明节前后是花粉传播期,人体吸收了在空中飘浮的花粉,就容易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以及全身发痒等过敏等疾病。


外出时,在草丛、树林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不要逗留太久,回到家后要应及时洗脸、洗手。另外,中午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最多,对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外出。


◆ 风湿类疾病


 “清明时节雨纷纷”,潮湿多雨的天气,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更容易找上门,也更容易复发。

来源:人民网健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底部请随手点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