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谈养生

绿恒中药养生


此平台由广东绿恒制药有限公司打造,普及中药知识,是绿恒人一份社会责任!


今天是春季第五个节气——清明。同时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又名“踏青节”。

清明,是太阳到达黄经15°之时段。为什么叫清明?《历书》上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就是说由于气温上升,中国南部雾气减少、北部风沙减少,中华大地到处的空气都特别透明,令人神清气爽叫清明。所以,不过那是古代,到了现代有了雾霭,空气就不能那样透明了。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重见那清明的空气。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与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共称“八节”。清明节起源于古代帝皇“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效仿,成为一个民间祭祖扫墓的节日。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柳宗元在《与许京兆书》中描写扫墓的情景:“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尽管今天早已脱离了宗族社会时代,扫墓仍然是中国全社会的重要风俗。到了清明,分散在各地的亲人都要回到老家给去世的先人扫墓,使亲情得以延续。因为墓葬一般都在郊外田野中,人们在去扫墓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春光明媚的大自然,进行踏青、郊游、荡秋千等户外活动,所以又称“踏青节”。这又给清明节带来了许多浪漫的元素,《白蛇传》帅哥许仙就是在清明时节上坟祭扫邂逅白娘子的。



现代人往往已不了解,清明还是寒食节,而且在未有清明节之前已先有寒食节。这来自晋文公重耳的一个故事:据说重耳在流亡时,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始终跟随着他。其中有个叫介子推的,当一次重耳饿晕过去时,竟割下了自己的大腿肉烤了给重耳吃。这样的忠臣,当重耳执政后封赏功臣时,却给遗忘了。等到晋文公醒悟过来,亲自去介子推家请他出来做官时,发现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逃上了绵山。于是晋文公带军队上山搜索,却怎么也找不到。晋文公便在绵山的三面放火烧山,只留一面,希望能将介子推逼出来。可是介子推母子俩宁可烧死也不出来。最后在山上找到母子俩烧焦的尸体,合抱着一棵柳树。人们在树洞中找到一首血写的诗,要求君王今后“勤政清明复清明”。于是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介山”,定介子推被烧死这一天(即清明这天)为寒食节,全国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还砍下一段柳树做了一双木屐,天天望着它悲叹:“悲哉足下”!以后“足下”就成了文人之间的尊称



讲了那么多清明的有关文化知识,下面应该回归正题,讲讲清明节气的养生知识了。

要说养生,首先要了解一下清明的气候特点。

前面已经提到,清明的命名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时至清明,已是仲春向孟春转移的时节,气候越来越温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到处都是浓浓的春意和春耕繁忙的景象。但是,冷空气不会轻易退出舞台,仍然会不断入侵,导致明显降温。广东人有句俗语:“清明谷雨,冷死老鼠”,就是描述这种现象。关于清明的气候特征,还有一句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生动地描绘了江南至华南地区清明的气候。因为冷暖空气的相交,常常会带来连绵的春雨,为水稻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这样,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清明时节气候特点:一是多风,春风吹抚本来是很惬意的事,但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春风容易导致风寒入侵;二是多雨,多雨会导致湿邪加重。在“风”和“湿”两种邪气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感冒、风湿、肩周炎等病症。我们的清明养生就是围绕着这样的气候特点进行的。

在日常起居方面,千万注意不要被春暖的表象所迷惑,穿衣仍要以保暖为主,出外时要多带些轻便衣物以备随时更换。容易出汗的人应随身带一条毛巾用来擦汗,以防风邪入侵。

在饮食方面,从总体看,清明仍以养肝为主,可以吃些利于肝脏生发、疏泄、养阴的食材。

1、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鱼虾、贝类、公鸡、鹅等。可多食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可滋水涵木。



2、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3、春天,肝阳上亢的老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这就是祖国传统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饮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

具体来说,应多吃以下几类食物:

青菜类:绿叶蔬菜在春季是有生发之象的,中医有“白色入肺,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黑色入肾,黄色入脾”之说。绿叶食材入肝,所以清明首选绿叶蔬菜。其中清明食材最经典的,就是能够养护肝脏的芹菜和春笋,另外,韭菜(韭黄更好)、菠菜也都适合此时食用。



肉食类:中医讲求取类比象,作为养肝来讲,肉食中特别推荐的是动物的肝脏。但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脂血症的人要慎食。清明时不主张吃温性比较大的肉食,如羊肉、牛肉等。

去风类:“春季多风,夏季多暑,伏天多湿,秋天多燥,冬天多寒。”所以,清明时还应该从抵御风邪的角度挑选一些食材。肉皮、皮冻等带皮一类的东西,此时食用可以有效起到美容、固表,防止外邪侵袭等防风的作用。例如,用黄豆炖肉皮,黄豆里有雌激素,把肉皮里的胶质煮出来,加上作料,不仅顺应节气,而且适合女性养颜。

下面小编再将重点食物作详细介绍:

春笋: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胃、肺经,有解除胃肠燥热、通便、理气、去瘀等功效。但因其含有较多纤维素,大便稀溏者不宜多食,风湿病人也不宜食用。



芹菜:味甘,性凉,入肺、胃、肝经。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等功效。适宜缺铁性贫血、糖尿病、小便不利、尿血淋痛、小便浑浊、水肿、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之首选。但脾胃虚弱、中气寒乏、低血压者不宜食用。



春韭:即春天的韭菜(包括韭黄),味辛,性温,入胃、肝、肾经。有温中开胃、行气活血、补肾助阳、散瘀等功效。其性温升发,是春天补药,可增加人体胃肠蠕动,起着血管清道夫作用,以其补益肝肾而增加人体抵抗力作用,但对于“热身”或有积火、痰湿者不宜食用。



枸杞菜:味甘、微苦,性凉,入肝、肾经。具补肾、润肺、生精、益气、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明目、抗衰老等功效。与猪肝瘦肉共用为汤品,可以清肝明目,有利于解郁肝气。



下面,小编再推荐几种适宜清明期间食用的药膳:

扁豆粥:

【材料】白扁豆60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扁豆与粳米分别清水浸泡2小时;在砂锅中加水适量,煮开后加入泡好的扁豆、粳米,待水滚后改小火熬煮至扁豆软熟即成粥,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袪湿、洁肤除斑。



枸杞银耳羹:

【材料】枸杞、银耳各10克、山药15克、冰糖30克、鸡蛋2个、鲜菊花3克。

【做法】枸杞、银耳、山药共加水适量,煮烂后加入冰糖,再加入两个鸡蛋清,搅匀,最后撒入鲜菊花。

【功效】具有止眩晕、除头痛、去目疾、润肌肤等功效。据说汉代名臣张良经常服用,寿至百岁。



马蹄萝卜汁

【材料】马蹄(荸荠)250克、白萝卜250克。

【做法】将马蹄、白萝卜分别去皮、洗净,榨汁后服用。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消炎,最适合疹后伤阴咳嗽者。




良方须好药,绿恒中药,只配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