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每周一记——中药篇:半夏

海医药苑

亲爱的同学们,又到每周的学习时间啦~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中药是——半夏。快来涨知识啦!!

半夏

别名


生半夏、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下、和姑、地文、守田、水玉、仙半夏、主田、地雷公。

图片


产地


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江苏、贵州等省。

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温燥,有毒而力较强,入脾、胃、肺经,善祛脾胃湿痰。 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呕吐之要药。外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痛肿等。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症


(1)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3)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药理


本品有镇咳、镇吐、调节胃肠功能、利胆、抗癌、抗早孕等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以生品研末调敷。内服用制半夏,不同炮制品功效有别。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

使用注意


本品温燥,故阴虚燥咳、出血证忌服,热痰慎服。生品毒大,一般不作内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故事


       中药半夏,在很久以前曾以“白霞”为名。这其中包含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白霞的姑娘为了生活的需要,常在田野里割草剜菜。有一次,她在田野里挖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就试着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充饥。谁知吃下后吐了起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就连久治不愈的咳嗽也好了。
       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块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竟然屡治屡效。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又在河边清洗这种药,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

       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写成“半夏”了。

图文来源:药圈网

推文制作:网络部


扫描二维码,一起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