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起底那些历史超过了200年的中华老字号

天士力中天药业

每一个中华老字号都是一个品牌奇迹,狗不理有150多年的历史,同仁堂的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京城最老的老字号鹤年堂的历史超过600年……红极一时的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一个个城市的地标。然而,岁月流逝,很多老字号已难觅踪迹。截至2015年年底,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发展势头良好的仅占40%。中华老字号,是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记忆。但当我们提起这些品牌,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为人熟知的动人故事。如何守住沉淀在老字号里的文化基因?面对发展困境,老字号企业怎样创新传承?光明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你不知道的同仁堂
搜索


同仁堂名满中外,如今几乎成了中药的代名词。同仁堂药店遍布京城,国内外大城市也能看见其身影,追根寻源,是大栅栏街上开设于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的同仁堂老药店。


同仁堂的创始人乐家,明永乐初年由宁波来到北京。乐良才是一位走街串巷行医卖药的铃医,手摇串铃,行医卖药



自乐良才之后,乐家子孙皆为铃医,直到乐显扬当上了清太医院吏目,才结束了祖传的铃医生涯。乐显扬于1669年(康熙八年)创办了同仁堂药室。乐显扬第三子乐凤鸣1702年在大栅栏路南开设同仁堂药铺,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著名训条。


由于配售药品疗效显著,声誉与日俱增,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从此独办官药188年,确立了在中医药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同仁堂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郭宝昌将这些故事集合、编写成了历史长剧《大宅门》。2001年《大宅门》在央视热播,收视率一再攀升,这部反映同仁堂历史的巨片,称得上是中国人的一堂历史课,一个品牌和几个时代,同仁堂宛若一个民族英雄,延续不老的品牌神话。

主政同仁堂27年的许叶芬,是《大宅门》里二奶奶的原型之一
狗不理包子为什么叫狗不理?
搜索



天津画家刘荫祥先生画狗不理

狗不理包子取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传说最广的是→原来此“狗不理”非狗不理。据说,狗不理与它的创始人有关。在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个姓高的人家,高家有个儿子高贵友生性活泼好动,其父担心孩子不好养大,就给他起了一个贱名叫“狗子”。狗子十四岁的时候,来到天津一家刘家蒸吃铺做徒弟,因为勤学好动,很受师傅的喜爱。因为师傅的特殊关照,狗子的厨艺突飞猛进。


出师之后,狗子就踏上了创业之路,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狗子开始潜心研究做包子的技术,开创了让业界为之赞叹的特色面食。


如今的“狗不理”

由于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狗子当时没有太多资金去雇工人,他只好身兼数职,既要做包子,又要卖包子,忙得不可开交,连收钱也顾不上来,只好在柜台前摆一个大碗,买包子的人自觉把钱放到碗中,狗子按钱分包子。


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鹤年堂的非遗片,你知道吗?
搜索


有哪些老字号的历史超过了200年?
搜索
王致和,1669年

提起“王致和”,北京人都知道,主要经营括腐乳、料酒、花色酱、涮羊肉调料、香油、芝麻酱等,产品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倍受广大华人消费者的钟爱。随着王致和走出京城,现在南方也有不少爱好者知道这家老字号。


“王致和”与“同仁堂”同龄,始创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创始人王致和的故事也充满了戏剧性。安徽举人王致和在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受盘缠所困,滞留京城。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谋生计,做起了豆腐生意,如果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腌于一小缸中,长期储存。

张小泉,1663年

张小泉品牌成名于1663年,是目前刀剪行业中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包括家庭用剪系列、工农业园林剪系列、服装剪系列、美容美发剪系列、旅游礼品剪系列、刀具系列等共100多个品种,400多个规格。


张小泉在国内外享有不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家老字号继续焕发生机。

陈李济,1600年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比同仁堂还要早69年,“老字号、老地方、老产品”,这是“陈李济”内部一句叫“三老”的名言。


“老字号”容易理解,“老地方”是指几百年始终在北京路这一处所在(8年前才搬家至现址),“老产品”则是指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等老产品,一直延续,名气响亮。

玉堂酱园,1714年


始建于1714年,历经沧桑,几度起伏,1886年曾作为贡品进献入京,获得“京省驰名味压江南”的美誉,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有着3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广德楼戏院,1796年

位于宣武区大栅栏西口,曾是老北京场地最火、人气最旺、艺术最佳的娱乐场馆,也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戏院之一。


广德楼大约兴建于1796年(清嘉庆元年),几乎和法国巴黎歌剧院、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同时期建成。


当年名伶程长庚、余三胜、梅巧玲等,都曾在此献艺。

都一处烧麦馆,1738年


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


据说,乾隆17年的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从通州微服私访回京,途经前门,当时所有的店铺都已关门,只有这家“王记酒铺”亮灯营业,便进店用膳。


由于招待周到,酒味浓香,小菜可口,对小店产生了兴趣,便和店主闲谈起来,询问酒店叫什么名,店主回答:“小店没名”。


乾隆听后说:此时京城开门的就你一家“就叫都一处吧!” 乾隆回宫后亲笔题写了“都一处”店名,将其刻在匾上,几天后宫中派人送来这块虎头匾。从此“都一处”代替了“王记酒铺”,从此以后生意十分红火。


后来,郭沫若到店观赏乾隆御赐的虎头匾后,又为“都一处”写了匾

荣宝斋,1672年

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


创办人是一个浙江人,姓张,在京做官,他最初用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后为琉璃厂内最出名之南纸店,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


后因经营困难,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后来,荣宝斋又以其绝技“木板水印”闻名中外。荣宝斋现在的新匾,系我国著名书法家郭沫若所书。

六味斋,1738年

创建于1738年(清朝乾隆三年),以酱肉名闻天下。


据说,有两名举子:一为鲁人,一为晋人,在京赶考名落孙山,盘缠所剩无几。二人搭伙,在北京西单牌楼附近开设熟肉店,名为天福号。一天夜里,两人守灶煮肉、喝酒聊天,呼呼大睡。一觉醒来,肉已塌烂于锅中,只好将肉起出锅来,放到盘中,放凉后出售。


但是看看锅中已成浓汁的肉汤,弃之又觉得可惜。于是,他们便将肉汁涂到肉上一并出售。谁知歪打正着,人们食后反觉肉质香嫩烂熟,味道更加鲜美,此后顾客盈门,生意火爆。从此,两人便把这种煮肉的方法沿袭下来,酱肉由此而生。


民国27年,天福号在太原设分号,取名六味斋,字号全称是“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解放前夕,天福号在全国各地的分号纷纷倒闭,惟有太原的六味斋以其“六味压三晋、香冠美群芳”的盛誉留存下来。一路发展,到1997年实现股份制改造。

老字号文化基因如何传承?
搜索


记者

中华老字号是优秀民族品牌,是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代表,具有不可再生的经济、文化、社会价值。请谈谈这些老字号企业当时能够兴盛的原因。

诚信,可以说是所有老字号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狗不理就有“当用不省,以诚为利;待客戒欺,以信为义”的古训。老字号企业经历百余年的发展,仍然历久弥新。

对品质的追求,是老字号企业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家老字号企业几乎都有一门独特的技艺,这是发家的基础。比如狗不理包子,仅从“八步操作法”中成型所要求的18~22道褶花,外表形似白菊花这一点,就足见对品质的坚持与用心。如今很多人仍对老字号念念不忘,就是源于老字号产品口口相传的品质。

“质量至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老字号企业的一个“长寿秘诀”。狗不理现在仍然沿用最传统的师带徒口耳相传的培养方式,匠心精神代代相传


张彦森


记者

现在很多老字号企业都面临传承和经营困境。老字号企业如何在坚守诚信、品质的基础上,重放光彩?

目前,国家认定的前两批中华老字号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多依靠“手艺人”一代代传承独特技艺;二是集中在人们日常生活消费领域,1128家老字号中,中餐、食品类有434个,酒类有145个,中医药有41个,占比近80%。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大发展,人们生活日益富足,餐饮业开始百花齐放,竞争日趋激烈,原有体制机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首先是“手艺”传承断层,年轻人不愿意学手艺的现实日趋严重;其次是“配套”跟不上,以餐饮老字号为例,它对食材、调味有严格的要求,要有一整个产业链作为配套,不然就会丢了特色。最后是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需要克服很多阻力。

现在的人很容易浮躁,缺乏传统匠人的那种心静和专注。我觉得应当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让年轻人喜欢上老字号,以做“工匠”为荣,以有机会成为老字号传承人而骄傲。营造扩大传承人选拔、培养面,在职业教育领域设置与老字号手艺相关的课程等。各类媒体要讲述好老字号企业背后的故事,彰显老字号企业的品牌魅力,唤醒沉淀在老字号里的文化记忆。这些故事既是我们应当传承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现代企业的商业道德标杆。


张彦森


(摘自《光明日报》《老字号:文化基因如何传承》)

(责任编辑 任海影)

投稿邮箱:renhaiying@ztyy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