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中医文化之旅——“中华小记者”西安市中医医院采访记

西安卫生


西安卫生

公众号ID:xawsjs

关注

“今日小记者,明日栋梁材!”

12月2日上午,随着小朋友们整齐响亮的口号,“中华小记者”正式开启了西安市中医医院的参观采访之旅。小记者们都有哪些有趣的收获呢?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来看看——


坐标:门诊楼B区大厅《黄帝内经》壁刻

从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大楼的正门进入,抬头便会看到《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部分内容的小篆壁刻,醒目的位置,说明了这段话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全书大约有20万字,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书之祖”。

相传为黄帝所作,因而得名。不过据后世考证,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大约从先秦开始,至西汉成型。在200多年的时间里,由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段话讲了什么意思呢?阴阳是宇宙之中的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毀灭的根本。对于人体来说,它是精神活动的根基。治疗疾病时必须追究疾病的根本原因,而这个根本就是阴阳。

中医认为,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 

顺便一提,小篆,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所用的文字了。

跟小记者做“辨阴阳”互动小游戏


坐标:住院楼东区一层骨伤科中医综合治疗室

骨伤科邢光辉医师带小记者参观中医综合治疗室,提醒小朋友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不能长时间玩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颈椎病的滋味可不好受哦!


坐标:门诊楼一层C区中药饮片标本室

在中药饮片标本室,药剂科马辉主管药师向小记者们介绍饮片标本、炮制器具、水丸蜜丸等不同剂型。小记者围着马老师频繁提问,以视、触、嗅、尝的方式感知中药材。

药剂科是集全院药品采购供应、调剂、临床药学服务、科研及贯彻执行药事法律法规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部门,也是西安市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心。下设门诊西成药房、门诊饮片部、门诊配方颗粒药房、住院西成药房、药库、煎药中心、临床药学室、临方炮制室、实验室等多个部门。

药剂科于2013年成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临床中药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2015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三年来主持市级以上课题7项,其中市科技局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2项,省科技厅3项,发表论文10余篇。

2017年9月依据标准化建成了西安市中医医院代煎中心,建筑面积1300平米,配制全自动煎药机123台,包装机38台,同时配备有蒸馏水器等辅助设备。

中药房具有中药饮片560种,中药饮片质量上乘,位居省内前列。中药特色方面建立有中药饮片标本室、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室。小记者参观的中药饮片标本室陈列标本510种。

丁香、辛夷、茯苓、玫瑰,你都认得出来吗?

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老师讲了这么多种药材,我要好好记下来


坐标:门诊楼二层A区针灸推拿康复科门诊


针灸推拿康复科王璞主治医师带领小记者参观了针刺、拔火罐、推拿、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不同治疗手法,小记者鼓起勇气亲身体验了部分治疗,才发现“原来没那么可怕啊!”

针灸推拿康复科始建于1955年,有着深厚的底蕴,在多年的发展中,科室始终坚持临床、教学、科研不断创新的理念,追求针灸、推拿、康复共同发展的目标。

曾先后涌现出李少亭、谭春涛、郭命三、方云鹏、刘平定等一批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针灸名家,金针李少亭、方氏头皮针、郭氏烧山火、透天凉、刘氏大针深刺等针灸绝学,享誉海外。

作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全省针灸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多年来为省内外多所高等院校和周边省市基层医院培养近3000名骨干医师和实习生。安军明、黄琳娜、任媛媛、谢西梅等4名医师先后被聘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科室累计在各大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立项省市级课题30余项,出版了 10余本论著,并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

小记者体验拔火罐:“暖暖的,还挺舒服的!”

小记者亲身感受“耳穴压豆”

小记者对扎针还是有顾虑推选了一位爸爸出来体验针刺治疗

小记者跟“名人”针灸铜人合影

针灸铜人为青铜所制,与宋代著名医学家王惟一设计的“宋天圣针灸铜人”等比例。“宋天圣针灸铜人”是世界上最早铸成的针灸铜人,开创了用铜人作为人体模型进行针灸教学的先河,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


坐标:南广场花园《医之道》雕塑

《医之道》雕塑雕刻的是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出自其医学巨著《千金方》。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今陕西铜川耀县人。《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涵盖了内、外、妇、儿各临床各科的内容,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是对唐代以前中医学发展的一次很好的总结。取名“千金”,是因为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大医精诚》就出自《千金要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医德的完整论述。

带小记者辨认南广场花园的药用植物

灰蒙的天气阻挡不住小记者学习的热情,更阻挡不住孩子们亲近绿色的好心情,走在南广场花园的小径上,孩子们还齐声念起了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中装,三月桃化红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满树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中香……

清脆的语声和笑声中,每位小记者的心中都播下了一颗名为“中医”的文化的小种子,等待着他们传承和发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