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马配好鞍——芦可替尼联合司坦唑醇协同助力MPN-MF患者治疗

百会药业


在近期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血液学年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段明辉教授分享了一项与周道斌教授、张炎医生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沙利度胺司坦唑醇泼尼松(TSP)联合治疗可以缓解芦可替尼治疗MPN-MF患者的血液学毒性。


研究团队主要专家介绍


周道斌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四届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淋系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等。

atch2



段明辉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知名专家,擅长诊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贫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瘤,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真红、血小板增多症等等),Castleman病,POEMS综合征,再障,木村病,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现任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MDS和MPN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项目医学科普专家。‍

1


芦可替尼属JAK2抑制剂,是治疗骨髓纤维化的靶向药物,2016年全球销售已超10亿美元。该药品上市后,为众多的血液科医生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提供了有力武器,但其引起的贫血、血细胞减少等血液学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如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提升芦可替尼整体治疗有效率,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们印证了包含司坦唑醇在内的TSP方案可有效缓解芦可替尼产生的贫血、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TSP方案中,司坦唑醇作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指南推荐用药(《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具有刺激红细胞生成,提高EPO对红细胞敏感性的作用,同时根据司坦唑醇在某医院已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还有一定促进血小板提升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成果正待发表。因此司坦唑醇一直以来作为基础促造血用药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沙利度胺主要通过抑制来自肿瘤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而产生抗肿瘤作用,同时具有其免疫调节和下调TNF-α水平的作用,临床试验表明沙利度胺能改善PMF患者的贫血、血细胞减少和脾大等情况;而有研究报道泼尼松沙利度胺联用,可减轻沙利度胺短期不良反应并增强其疗效,较单用沙利度胺效果更为理想。  

因芦可替尼不可避免对正常造血存在抑制作用,对于已经存在显著血细胞减少的晚期MPN-MF患者,芦可替尼要么减量使用,要么根本无法使用。在我国,贫血发生率高达近60%,由此引起的减量和治疗中断率也显著增高,达12%。尽管可以输血进行支持治疗,但是由于我国国情限制,输血较为困难,因此在我国 MPN-MF患者中,血液学不良反应会严重干扰芦可替尼的治疗效果,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情况。

沙利度胺司坦唑醇泼尼松联合(TSP方案)治疗可改善 MPN-MF患者血液学指标,但在芦可替尼治疗后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的 MPN-MF患者中,这些药物是否依然有效在此研究之前尚无文献报道。

而段明辉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采用TSP方案治疗后,Hb有效率达到 5/9,其中1例获得CR;Plt 有效率为4/7,而且均为CR。由于血液指标的改善,被迫停止芦可替尼治疗的患者仅3例,其中2例血液学不良反应改善后重新开始芦可替尼治疗,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了芦可替尼对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证实,Plt减少是芦可替尼减量甚至中断治疗的重要原因,而 TSP 方案治疗在本研究中获得较高的 Plt CR率,为这类中晚期患者坚持芦可替尼治疗带来新的机会。

“好马配好鞍”,北京协和医院段明辉教授团队已经印证,应用芦可替尼治疗MPN-MF的同时,使用包含司坦唑醇在内的TSP方案,可以明显改善芦可替尼治疗后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增强芦可替尼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司坦唑醇沙利度胺泼尼松(TSP)方案可改善血液学不良反应,且经济有效,安全实用,适合我国国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扫描二维码可查看文献原文



参考文献

段明辉,张炎,周道斌,等.沙利度胺司坦唑醇联合泼尼松用于改善骨髓纤维化患者芦可替尼治疗相关血液学不良反应[J].白血病·淋巴瘤,2018,27(5):268_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