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中药与组方发酵中药

锦绣大地动物药业


     2017年央视3.15晚会上报道了畜禽养殖、饲料生产行业滥用抗生素,危害人体健康的新闻调查。一夜之间,食品安全问题被众多的消费者所关注,抗生素成为讨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一系列的“限抗、禁抗”执法活动就从未停止,而且愈来愈严厉、愈来愈频繁。几十年来习惯了西医西药的畜牧行业,竟然一时感到“无药可用”“无药敢用”。

 

        这些因素直接助推了中兽药的发展,中兽药从原来的的辅助治疗药地位上升成为主要治疗性药物。崇拜西医西药的技术和研发人员,也不得不认真的开始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而那些一直潜心研究中兽药、主要生产中兽药的企业,因为有系统的中医药理论支撑、有专业的中医药人才储备、有地道的中药原药的采购和鉴别优势、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有高超的生产工艺,所以,在这次的兽药改革中厚积薄发,其销售业绩、行业地位和发展潜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也要清醒的知道:现阶段只是中兽药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还远远没有达到辉煌和全盛时期。中兽药应用于现代化的商业养殖,只有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并且市场份额远低于抗生素等化药类兽药,滥竽充数、虚假宣传等乱象丛生。


上世纪90年代,全国取消中兽医本科教育,现在的中兽医人才断层现象非常严重,中兽药产业发展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 中兽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不同的研制和使用思路,是一门实践科学。在严谨的科学和现实问题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历程,伪专家和伪中药会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造成信任危机。


划重点↓↓↓


前面聊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认为有点跑题了吧?其实要了解组方发酵中药就得先认识发酵中药、要想认识发酵中药就得先了解中兽药


前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点:



1、畜牧行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中兽药做出贡献的历史阶段;

2、中兽药研发难度大,更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做自毁长城的愚蠢事情; 



那么,何为发酵中药? 何为组方发酵中药呢?


发酵中药——只要是发酵基质中含有中药都可以叫做发酵中药。科技含量较低,对专业知识和发酵设备要求不高。一般作为中药的炮制方法或营养保健性微生态产品,不能单独作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一种药用真菌纯种发酵一种中药或多菌种自然发酵一种中药。这种一般归类为中药的炮制工艺,与本文所说的发酵中药不能等同。(文章以下内容所论述的发酵中药也是不包括这类炮制工艺在内的)

         如:灵芝菌丝体、冬虫夏草菌丝体、六神曲、半夏曲豆黄等。



2、在以农副产品(稻糠壳、玉米皮、次粉、麸皮等)为主要成分的营养性发酵基质中加入一两味补气养血的中药或少量中药渣,植入多种有益菌进行发酵,终极目标产物是有益菌及其衍生物。

如:市场上常见的规格20—25公斤,添加量2%——8%,加上一两味廉价中药或少量药渣的发酵饲料;或者是一些没有具体临床治疗方向的,号称发酵中药的一些保健型微生态产品。


组方发酵中药——生物工程学上叫做“微生物发酵中药复合体系”。是按照中医药组方理论,把治疗性配伍中药和微生物缓释营养液组成发酵基质,经多种发酵药用菌进行复杂的生物转化。终极目标产物是提高了药效、改变了药性、降低了毒副作用的药物。


主要作为临床治疗型药物使用,一个组方发酵中药针对性的治疗一类疾病。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此类产品还非常少。



组方发酵中药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思想体系的融合;是传统中医药成果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的完美演绎,是集中药、微生态、脱霉剂、酸化剂、营养剂等众多产品优势于一身的新型中兽药。


下面再给大家详细阐述一下。▼▼▼


一、发酵中药:

      对于发酵中药,国家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认定标准,也就是说:无法界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算是发酵中药。这就给那些不具备中兽药研发实力和发酵工艺的生产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打擦边球的空间。作为搞噱头、提升产品的宣传力度的一种手段。


     在发酵基质中加入一两味中药或药渣是没有临床治疗功能的,最多只是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而已。从中医的角度,一般认为药物主要依靠组合效应,相当于“团体作战”,每一味药材、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协同、共同起效。 



所以,这类“发酵中药”在治疗角度算是伪发酵中药,是有一定宣传噱头的营养保健型微生态或者发酵饲料。


二、组方发酵中药

组方发酵中药的研发定位是:有临床治疗针对性和治疗效果的药物,分为固体发酵和液态深层发酵,是真正意义上的发酵中药。


临床治疗目标是:既能够发挥传统中药的临床优势,又能解决传统中兽药的诸多弊端,尤其要是在“疗效”和“成本”两个方面,表现要极其优异,才能具有超强的市场生命力。


 

组方发酵中药的特征有两个:

1、必须是经过配伍的组方地道中药 

2、必须是高活性多种益生菌


    只有满足这两个基本特征,才能称为“组方发酵中药”,才能是具有治疗作用的“真正的发酵中药”。


组方发酵中药的研发难度和历史原因:

组方发酵中药的开发难度远大于中兽药和微生态制剂,涉及中药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等多学科。至今,关于组方发酵中药研究的成熟数据和论文还非常少,基本上没有现成的成果可借鉴,主要还是依靠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建科研攻关团队联合高校力量,反复进行实验室增效试验、药理学研究、活性成分提取测定分析、中试生产和临床验证。这是一个人才+时间+资金的大工程。


 

大家有时间可以登录我们锦绣大地的公众号,看一下我在今年七月份写的一篇《发酵技术发展史》的文章,看看从中能否找到发酵中药的身影:

  我们纵观整个发酵技术的发展史,会发现:从4500年前的天然发酵,到19世纪中叶的“纯种发酵技术”、到20世纪四十年代的“通气搅拌液体发酵技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代谢控制发酵技术 ”、 再到1960年至1970年的“非粮食发酵技术”、再到 20世纪七十年代的“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直至今日都鲜有关于组方发酵中药研究成果的报道。

从八十年代才开始真菌的单一发酵,如:灵芝菌液态培养,加入金银花、连翘对增加灵芝的生物量有促进作用。后来,养殖业蓬勃发展,抗生素等化药成为主要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用药。中药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刚刚开始的组方发酵中药的研究热情也戛然而止,直到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限抗禁抗政策越来越严厉,中药和组方发酵中药才又一次迎来了久违的春天。


目前组方发酵中药的研究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我们对中药的临床作用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中药原药中还有很多人类未知的活性成分。发酵后许多中药的药性又发生了变化,对这些变化后的活性成分的分析及药理学研究难度都很大。

2、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物质成分、含量及功能,代谢产物之间作用机制等都缺少科学的研究论证,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的基础研究还有待加强。

3、组方发酵技术起步晚,中草药与益生菌的筛选及配伍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理论参考体系。

这些难点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专业的科研团队和脚踏实地的匠心精神,以及充足的、耐心的研究历程。


现阶段,组方发酵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


1、药用微生物双向固态发酵技术。

按照中医药组方理论,将一些具有类似或协同作用的单一中药配伍组合成药性发酵基质,来代替传统的营养型基质,再与多种发酵药用菌构成发酵组合,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最终获得高药效、多药性、无毒副作用的药性菌质。



2、深层液体发酵技术。

是将多种药用真菌接种到含特定中药的培养液中,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酵,既得到药用菌丝体和孢子,还能获得富含多糖、多肽、生物碱、核酸、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药用发酵液。

例如用发酵液生产的灵芝片、灵芝糖浆、安络痛片等。


如何鉴别是否为组方发酵中药呢?

1、选择专业的以中药生产为主的知名厂家。他们有值得信赖的口碑、研发的实力和匠心精神。

2、符合组方发酵中药的两个特征——经过配伍的组方地道中药+高活性复合益生菌。成品一般为添加了营养液的有一定湿度的散剂或有酸香气味的口服液制剂。

3、还有一种干燥的组方发酵中药散剂,是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在发酵完成后烘干装袋,中药部分不受影响,但不耐高温的益生菌会被杀死,只剩下高温休眠的耐热菌,整体疗效会大打折扣。

4、组方中药散和固态益生菌简单的混合,没有发酵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不能视为“组方发酵中药”。


 发酵技术应用于中兽药领域虽然前景广阔,但是需要我们畜牧业科研人员静下来本着匠心精神,虚心学习、潜心研究、呕心攻关,切记不要瞎吹嘘、搞噱头、假宣传。在这个利好的历史大背景下,组方中药发酵将会成为人类发酵技术历史上的第七次革命!!!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谅解、指导。



作者:杜云龙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