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放疗疼痛管理《指南》发布,我国放射治疗迎来无痛时代

上虞中医院肿瘤中心

来源:肿瘤时间


过去的三十年,各种肿瘤学术组织分别建立了癌痛治疗的相关指南,但很少涉及放射治疗的疼痛管理问题。因此,制定针对放疗患者癌痛全程管理的指导原则就显得越发必要。《放射治疗疼痛全程管理指南》有望为放疗科医生进行疼痛管理提供切实的指导。


此外,《指南》的发布延续了『蔚蓝丝带 』公益活动对于癌痛患者和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关爱和关注,作为我国首部特别针对肿瘤放疗的疼痛管理指南,将有助于减少肿瘤放疗患者的痛苦,帮助他们积极、主动接受放射治疗引起的癌痛全程管理。


在我国,每天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已达到 1 万 2 千例,放射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1,可通过对肿瘤的控制,减轻肿瘤导致的疼痛症状。但同时放射治疗本身也可产生组织损伤,带来各种急慢性疼痛 2。疼痛不仅干扰患者的睡眠和食欲,导致免疫力下降、情绪抑郁、意志消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患者对肿瘤放射治疗的接受度、配合度降低,影响放疗的实施和效果。因此疼痛管理是放射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7 月 29 日,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在京联合发布《放射治疗疼痛全程管理指南》(下简称《指南》)。《指南》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放疗科疼痛管理指导性文件的空白,将为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提供覆盖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全程镇痛管理指导,减少放疗带来的痛苦。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深圳肿瘤医院院长王绿化教授,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医院管理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王平教授、蔚蓝丝带关爱癌痛患者协作组秘书长兼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 (CRPC) 前任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王杰军教授等专家出席并对《指南》的发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图 1《放射治疗疼痛全程管理指南》发布仪式


放疗是抗肿瘤治疗、疼痛治疗重要选择


放疗作为主要的癌症治疗手段已经日渐普及,其在恶性肿瘤的前、中、后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临床统计和文献报道,大约 2/3 的恶性肿瘤病人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以鼻咽癌为例,放射治疗已经替代手术成为该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和综合治疗的开展,鼻咽癌总体 5 年生存率已经从最初的 15% 提升到 75%。除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外,放疗还可以配合化疗、手术,有效实现对肿瘤的控制,减轻肿瘤导致的疼痛症状。以骨转移伴疼痛为例,放射治疗可显著缓解 50~80% 的骨转移疼痛,其中约三分之一得到完全缓解,放疗还可以减少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减轻照射区病灶进展 3


「传统观念中,放射治疗一直给大家留下精度不高,副作用大的印象。」王绿化教授表示:「随着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线影像技术等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的精度已经越来越高了,精确程度可以达到毫米级,而且治疗的效果也是逐步地提升。目前应用的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我们能够准确定位肿瘤的范围。通过精确的剂量计算和精准的照射技术实施,我们可以严格控制治疗可能造成的损伤,使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既保证能够把肿瘤控制住,也能最大限度减少对于正常组织的损伤。能够在提升治疗疗效的基础上,降低副作用。」

图 2 王绿化 教授

镇痛治疗有助于提高放疗依从性

作为抗肿瘤治疗和疼痛治疗的重要选择,应用放疗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随着照射射线剂量的提高,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引发一些副作用,其中,癌痛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症状,且放疗的前、中、后期全程都可能伴有疼痛。其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高达 31.1%,约一半左右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得不到充分的缓解,从而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实施,患者无法坚持全程治疗,最后会影响临床疗效。此外,疼痛还会影响癌症患者的体质,降低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对肿瘤放射治疗的承受力,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因此,在有效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需要镇痛治疗的配合。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性疾病,控制癌痛和控制肿瘤都非常重要。虽然我国放疗疼痛管理起步较早,但现在需要补课,包括正确认识癌痛,如何做好放疗疼痛的全程管理等」,王绿化教授指出。 


全面评估、合理用药,有效控制疼痛


如何控制疼痛已经成为开展癌症放射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权威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制定的《成人癌痛指南》中尤其强调:全面评估疼痛是合理选择镇痛方案的前提。

王平教授指出:《指南》强调在放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包括放疗前疼痛的评估,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的镇痛,及早、有效、充分、持续地为患者镇痛,提高患者放射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获益更多。

图 3 王平 教授

由于放疗患者疼痛缓解需要一定时间,《指南》指出:骨转移伴有疼痛患者的治疗,疼痛开始缓解的时间由几天到 4 周不等,疼痛缓解可持续 3~6 个月。为尽快缓解疼痛,放疗期间需要药物镇痛治疗,有利于放疗体位的维持及提高放疗期间生活质量 4。 

药物治疗是目前癌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治疗中重度癌痛国际公认的金标准,近些年来,阿片类药物的剂型也经历了很多的发展和变化。《指南》明确指出:口服是首选给药途径。口服剂型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王平教授指出:「疼痛管理的目的是及早、有效、充分、持续地镇痛、改善患者功能,并保证患者安全。因此,医师应根据《指南》要求,实现按时用药,规律性地给予镇痛药物,有助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另一方面,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用药,因此,需要通过『剂量滴定』,在临床上,滴定的第 1 天非常关键,疗效迅速稳定的滴定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增加患者对后续治疗的信心以及对医务人员的信任。」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作为我国首部特别针对放射治疗的疼痛管理指南,《指南》的发布在放射治疗发展道路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使得放疗疼痛管理第一次有了全程的、规范化的指导,帮助放疗科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建立『放射治疗患者疼痛全程管理』的理念,同时也为放疗患者的疼痛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通过对放疗患者疼痛的全程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还可以改善患者治疗的配合度,提升依存性,进而实现放射治疗效果的最大化。真正助力患者实现『无痛放疗,无痛人生』。」


(文章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