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并购金丝猴没有赢家:好时没赚到钱 赵启三名声毁了

食品医药产业促进会




当三年前美国糖果巨头好时收购国产品牌金丝猴时,没有人可以想到今天的进退艰难;同样,当今天创始人可能回购金丝猴的消息传出之时,没有人可以预测结果如何。只是每个人都不希望金丝猴这个曾经的国产品牌,就此沉沦。


真假谣言

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


发生在美国糖果巨头好时公司(以下简称:好时)与曾经的中国糖果企业金丝猴创始人赵启三之间的桥段,再次验证了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没有最精彩,只有更精彩。”一糖果、休闲食品行业的从业者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只是,这种精彩,只针对看客,身处其中的主角们,应该各有各的胶着。”


时至今日,这部“剧”已经上演了四五年之久。每每在应该Ending的时候,剧情总是急转而下。而这一次,关乎“回购”。

  

7月17日,一个在圈里传了小半年的消息,有了被“坐实”的可能。

 

这一天,是上海金丝猴集团与河南省卫群盐业联手在上海举行产品展销会的日子,也是金丝猴糖果创始人赵启三将金丝猴卖给好时公司后颇为高调的一次公开亮相。


“根据展销会前被广泛转发的邀请函、产销会上流出的照片以及被往日同事转述的现场赵启三的公开发言,我们以为赵启三想要回购金丝猴的事,真的要成了。”一曾经的金丝猴、好时员工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被誉为金丝猴集团二次创业的这场展销会上,除了盐、化妆品等,原金丝猴糖果旗下的圆柱奶糖、麦丽素和烘焙产品也在其中,只是邀请函上特别注明,“目前我公司正与好时公司进行回购谈判,该类产品待回购完成后供货”。


现场流出的照片也是如此,着重强调了“回购完成后供货”。


“虽然赵启三想回购金丝猴的传闻由来已久,但任谁都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展销会上传出的消息有板有眼,甚至还披露,收购会在8月底完成。”前述从业者说。


事实上,从2013年好时公开披露收购金丝猴糖果的消息,到2015年年底完成最后20%的股权交割,再到今年5月好时将100多名金丝猴与好时的前员工告上法庭,好时与金丝猴之间的“矛盾冲突”总会在本该平静的时候以另一种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方式出现。


展销会上,赵启三畅想未来的余音未落,好时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的“澄清信”已然下达。这封“总经理来信”,将前述回购事件定性为“谣言”。


这与好时回复给新金融观察记者的内容一致。好时方面表示:“好时公司并没有将其现有的金丝猴业务出售给金丝猴集团或赵启三先生。任何针对好时公司董事会决定将金丝猴相关业务出售给金丝猴集团或者赵启三先生的不实言论,均无任何依据。对于此次谣言背后的原因和性质,我们不便揣测。”

 

17日—18日,业界还在感慨赵启三回购金丝猴部分业务甚至资产的初衷,以及可能从中获取的利益,19日,这一切便因为好时的及时“澄清”变成了一场闹剧。


“谁是谁非,谁真谁假,让围观的我们也是看不清了。”一知情人士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二者关于回购确实有过谈判,但好时方面的否认举动也着实令人看不懂。20日,我也去核实了,原因不明。”该知情人士称。


价格没谈拢,是诸多圈里人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应该还没有彻底谈崩,不过彼此都有点小心思。”一前金丝猴、好时员工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


在他看来,赵启三的二次创业并不容易,需要影响力;而好时也需要一个契机来平息其在收购金丝猴糖果过程中那些已经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当初好时收购金丝猴一样,无非也是各取所需罢了。


野心落空

新金融观察记者从一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今年5月,回购金丝猴股份公司资产(房地产)及商标的相关事宜曾在赵启三出席的高管会上被认真讨论。而眼下,这个计划算是落空了。


如果抛开此次回购事件的真假以及可行性,回到这部“剧”的核心——好时收购金丝猴事件上,不难发现,真正落空的,实际上是好时的野心。

在公布了收购金丝猴计划近一年后的2014年9月,好时用24.168亿元人民币完成对上海金丝猴食品 80% 股份的收购,并表示在当年年末购买剩下的20%。


彼时,好时在国内找过多个并购对象,但在该计划公布之前,很少有人会将这两家公司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业务还是渠道,二者都相距甚远。


被收购前的金丝猴,虽然被认为是糖果企业,但实际上其75% 的销售额都是来自非巧克力业务。金丝猴在我国的二、三线城市拥有更多的渠道资源,但好时的主要顾客则集中在华东地区的较高收入人群。


数据显示,2014年,金丝猴占据中国糖果市场 1.7% 的份额,排在徐福记、阿尔卑斯和雅克之后,位列第七。

 

早年,有分析人士认为,好时并购金丝猴意味着其打算实现在中国市场更大的野心。“收购之后,两家公司可以分享仓库、物流 ,并帮助好时深入分销至金丝猴所擅长的中国二、三线城市。”这是彼时的好时国际总裁提到过的收购原因。

 

当然,这一理由不足以促成这笔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在此之前,好时从未进行过超过2亿美元的收购。

 

“好时公司希望通过收购金丝猴,可以拥有更多元化的市场定位;二者的产品线可以互为补充,高端和中低端市场都能被覆盖;好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大加强,从而实现其争夺中国市场份额的野心。”前述从业者表示。


以至于这笔当时看起来比较昂贵的收购(相较于金丝猴的利润和销售额),被业界认为是好时获得金丝猴在中国销售渠道和营销经验必须要花的钱。


然而,好时完成了金丝猴80%的股权交割后,就发现了问题。于是,剩下20%的收购计划便一推再推。

 

彼时,好时曾公开表示,经过对金丝猴公允价值的初步评估发现,其净销售和盈利能力显著低于开始的预期,并对金丝猴的商誉进行了一笔高达2.808亿美元的减记。直到2016年2月,好时才收购了金丝猴剩余20%的股权,价格为2.353亿元。

 

在这期间,二者甚至险些对簿公堂。


在好时频繁“动作”的2015年,被并入好时的金丝猴以及金丝猴的员工们经历“改革”,遭遇减薪、裁员等等。到后来,就是大规模裁员、工厂停产……直到今年5月,好时将已经离职的百余名金丝猴、好时员工告上法庭,引发了令业界唏嘘的大规模维权事件。而如今,又爆出好时出售部分金丝猴资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目前被好时收入囊中的金丝猴的“状态”,不少圈里人用“名存实亡”来评价。而好时,“不仅没有达到收购目的,甚至偷鸡不成蚀把米。”前述知情人士称。

 

依稀记得,2014年岁末,好时公司的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好时的目标是到2017年,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

 

如今看来,这一目标已经成为一句空话。


没有赢家

在这起并购事件中,美梦成空的不只好时。

“没有赢家。”好时的输,已经无需多言。这起在当年被诸多人看好的并购,“如今不仅没能达成并购目的,也没能通过金丝猴赚到钱,甚至,还赔了。”


外资收购民族品牌后,运作是比较困难,但不至于运作不成。“关键不能马上导入外资人员及其管理办法!”

 

金丝猴和好时能够双赢,才是他认为的圆满。可惜的是,彼时的好时对金丝猴改革的决心足够坚定,再加上大环境等诸多因素,让好时在规划好的路径里,走到了初衷的另一端。

 

兴许,多数人会认为赵启三应该是这起并购中的赢家。


然而,“赵启三也没赢,他在付井镇创了一辈子的好名声彻底毁了。”

 

公开资料显示,1996 年,金丝猴由河南民营企业家赵启三创立。到2008 年,每年销售额约为 2 亿元人民币的金丝猴开始筹备 A 股上市,但其上市计划最终在 2012 年被赵启三搁置。2013年与好时达成了并购要约。

 

世俗的人都认为赵启三在卖了金丝猴之后,应该过着相对安逸的生活,毕竟他已近70岁了。

 

可就其近日公开的二次创业版图来看,赵启三仍旧跃跃欲试。就产品而言,有盐灯、食用盐、坚果、可可、化妆品以及生物科技酵素。原本,还应加上金丝猴的部分产品……


自认为输得惨的是原金丝猴、好时的员工,以及经销商,尤其是今年5月被好时状告的那些人。在他们看来,他们是这起并购的牺牲者,裹挟在赵启三与好时之间,要么被利用,要么被要挟。不论回购是否达成,好时和赵启三谁都不会为他们“善后”。

 

事实上,还有一方输家——金丝猴品牌。

 

就金丝猴品牌目前的处境而言,在所有外资并购民族品牌的事件中,算不得最惨——毕竟还没被雪藏——但也谈不上赢。好时虽然买走了“猴子”,但却无法驾驭“猴子”,而“猴子”的未来,伴随着赵启三回购的夭折,也看不清楚了。

 

“好时团队不熟悉糖果,对金丝猴运作的特殊性也不是很了解,运作起来难度很大,原本,赵启三回购应该是最佳选项,现在谁接盘怕是都玩不转了。”即便金丝猴真的回归成功,也不会是当年的那只“猴子”了。

 

“所有的并购,都缘于彼此需要,而品牌到了别人手里,其命运自然就是别人说了算。雪藏、被丢弃抑或被转卖都在情理之中。”前述从业者说。

 

然而,现实总是让我们不愿面对那些情理之中的事,却总想在情理之外找点出路。虽盼着那个经历了颇多磨难的“猴子”最终能取得真经,可任谁都清楚,这兴许也只是一个九死一生的美好愿望罢了。

 

好时方面没有就回购之外与金丝猴有关的其他问题给出正面回应,而赵启三方面也像是惊弓之鸟,虽为金丝猴的回归成立了专门的团队,也有相应的负责人,“但因近两天比较敏感,他们切断了外界所有的陌生拜访。”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故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桥梁 · 纽带 · 平台 · 智库

食品医药产业促进会

微信公众号 : CECA2016

协会网站:http://www.fmipa.org.cn

固定电话:010-52882178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129号金隅大厦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