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四川省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出炉

内江卫生计生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

国际护士节

四川的护理事业

也将迈出重要一步

——



《四川省贯彻落实<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日发布。


《方案》显示,截止2015年底,全省护士总数达到19.06万,每千人口拥有护士2.32人。


《方案》指出,我省将以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促进我省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方案》提出,到2020年:

◆全省护士持证上岗率100%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不低于65%,其中三级医院不低于80%,二级医院不低于60%。


◆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总数95%以上


◆全省专科护士总数增加30%,三级综合医院专科护士占护士总数30%,三级专科医院达20%,二级综合医院达到10%,二级以下专科医院配置适量的专科护士。



主要任务

▼▼▼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下拉了解更多)


增加注册护士总量:


◆将护士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及质量评价体系中。到2020年,全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3.2,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达1:1.25。


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限制护士从事非护理岗位工作,有预见性地提出护士招聘需求计划,合理调配护士人力资源并实施动态管理。


◆充实基层护理力量,鼓励男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引导高年资护士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增加高年资护士在临床护士中的比重。


完善护士培训机制:


◆医院要建立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岗位培训制度,到2020年,全省建成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60个。


◆建立帮扶机制,拓展帮扶渠道,基层医疗机构护士培训全覆盖。


◆培养中医护理管理人才,建立妇、儿、助产专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三级医院助产士培训率达20%。



加强护士队伍管理

(下拉了解更多)


建立执业记录档案:


◆贯彻落实《护士条例》,探索建立护士执业信用体系,规范开展护士执业良好和不良好记录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行政处罚、处分执行之后应及时在不良记录中予以明确,如实记录。


压实队伍管理责任:


◆建立护士良好和不良好记录定期报告制度。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及时将护士良好记录和不良记录录入各级卫生计生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

(下拉了解更多)


完善质量管理三级体系: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以省护理质控中心为核心,构建覆盖全省的护理质量网络化管理体系。


◆依托省护理质控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以抓重点、广覆盖、促自律的质量控制形式,对全省二级以上医院进行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反馈,提升行业自律。


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省级卫生计生委委托省护理质控中心,梳理完善护理制度,修订技术规范,构建护理制度体系。


◆医疗机构要将质量管理与改进作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要通过评价与考核反馈优化工作流程,切实通过环节控制提高管理效益。


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新模式:


◆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鼓励医疗机构在门(急)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开展健康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探索日间护理模式,建立日间手术护理流程,制定质量评价标准。


◆全面开展出院患者随访,延伸护理服务。到2020年末,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出院患者随访率达50%以上。



加强护理科学管理

(下拉了解更多)


实施护理岗位管理:


◆医疗机构应制定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人事、财务、医务、护理、后勤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稳步开展护士岗位管理,形成有利于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工作制度。


◆医疗机构要明确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要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要在提高护士薪酬待遇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护士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鼓励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院自主研发或运用护理排班、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开展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到2020年医疗机构护理信息化覆盖率达70%。


◆充分发挥各级护理质控中心职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成全省护理质量管理数据集成平台,形成全省护理质量有效监管和评价体系。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下拉了解更多)


推进社区护理发展:


◆各级护理学会要针对社区护理服务的特点,开展以家庭护理、康复、健康指导等为重点的社区护理培训,提高社区护士业务水平。


◆依托医联体等形式,建立社区和医院之间的长期协作关系,发挥医院护理专业技术优势,指导帮扶社区提升护理质量。


开展延续护理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探索延续性护理工作模式;要与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联系,完善双向转诊,预约就诊、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探索护士多点执业: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探索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护士多点执业政策,以缓解专科护士不足,患者需求巨大的供需矛盾,更好的提升社区护理、延续护理的质量。



加强护教协同工作


培养在职研究生:


◆引导、依托护理教育部门,以临床和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护理人才培训方向和规模。


◆要与具有招收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资质的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培养高端护理人才,力争至2020年三级医院护理硕士研究生占全省护理人员总数的0.5%。


推动中医护理发展


到2020年,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辩证施护率达100%,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中医病房开展辩证施护率达85%;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率达100%,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达100%。


完善老年护理体系

(下拉了解更多)


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到2020年末各市(州)至少建成一所规范的老年护理服务机构。


◆加强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医养结合共建模式,满足老年健康需求。


规范人员培训: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或院校建立养老照护培训基地,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到2020年末初步建成一支由护士和护理员组成的老年护理专业队伍。


制定指南规范:


◆省卫生计生委委托省护理学会,于2018年前制定老年护理服务指南和规范,并于2020年前完成指南和规范的培训工作。


提升安宁疗护能力:


◆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或设立安宁疗护病区,创新安宁疗护模式,传播安宁疗护理念。



提升妇幼专科护理水平

培养妇幼护理高级人才,推进围产、助产、儿童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特色专科护理发展进程,提升妇幼护理能力。


加强执业资格管理。各地要加强助产士执业资格管理,助产士或护士需持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方可上岗。


壮大队伍加强培训。加大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培训工作力度,规范开展产科、儿科专科护士培训,提高妇幼护理质量。到2020年,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产科、儿科专科护士达20%。


加强与国际

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护理学会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护理事业发展先进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促进我省护理事业发展。


继续开展非洲国家护理培训项目,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语言功底扎实的护理骨干,促进交流、增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