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300万医药人,顺丰也没那么容易弄死你,

西北医药

2017年2月24日,顺丰借壳上市,其实在物流圈还真没多大动静,但是在医药圈顺丰却异常火爆了起来。



前天顺丰披露了重组上市后的首份年报。财报显示2016年度,顺丰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41.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达26.43亿元。同时快件业务量达25.80亿票,同比增长31.00%,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加19.50%。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报中一共提到了6次关于“冷链”的内容:

333页的年报里提到了6处“冷链”,创办20多年,在资本市场上大丰收的顺丰对医药冷链市场的觊觎由来已久。种种因素显示顺丰将会在2017年低调扩张新版图,有意进军医药冷链运输行业。

觊觎已久:发展早+拥有资质

其实顺丰想要进入医药冷链运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2014年3月,顺丰便单独成立了医药物流事业部。到了2016年动作更是频繁:年初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分离医药冷链和生鲜冷链资源,业务内容直接向总部汇报;11月顺丰旗下公司成都顺意丰医药有限公司与全球医药巨头赛诺菲达成合作,双方在成都启动赛诺菲中国第三家、西南首家医药物流中心项目;12月顺丰集团旗下的顺丰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与红石国际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南京市合作并注册成立顺丰医药供应链南京有限公司。

此外,顺丰还是所有已上市快递公司中,唯一一家拥有医药冷链经营资质的公司。

借力新政:从疫苗入手,仓储运输优势明显

今年2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疫苗生产企业可采取“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配送”的分段接力方式配送疫苗,干线运输可委托专业冷链运输企业。为此,顺丰冷运表示将通过进入疫苗冷链运输市场,而且相比于传统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顺丰无论是运输速度、网点还是物流处理能力方面,都是很多药商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无法比拟的。

顺丰拥有37架全货机,因此有足够的把握和能力保障疫苗完好的生命周期;拥有贯穿全国24个城市、12条线路、552个流向,覆盖24个主要城市、及周边1012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医药陆运干线网,可以将疫苗及时送至各个基层医院卫生院。

除了运输能力,顺丰在仓储上也做足了准备。目前顺丰旗下拥有25个符合GSP及疫苗冷链管理要求的中转存储区域,覆盖哈尔滨、北京、成都、武汉、南京、广州、天津、郑州、上海等25个城市,并辐射周边200公里内区县。

运输线路和仓储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布局的,从这两点看,顺丰一直想要涉足医药运输,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契机。但在上市后,首先获得了资金上的补充,其次又得到了政策上的调整,让顺丰能够一举进军“冷链运输”,又拉大了和其他快递企业之前的差距。

盈利困难:仍在投入阶段,短期内难言收获

目前已经布局医药冷链的药企,总体收入不乐观,仍处在投入阶段。而且因为审批程序麻烦,医药行业外也鲜有资本介入。顺丰虽然有医药运输的经营资质,但业务在短期内因为行业水平,将不会有较大起色,也许对2017年的业绩也做不出贡献,想要让冷运业务正式迈上轨道,或许需要几年时间。


从顺丰借壳后更名的“顺丰控股”亦可看出,多元化经营,是其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医药物流,即为顺丰新业务探索的一个方向。从顺丰所处的行业来说,目前国内快递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已过,电商对快递单量的拉升作用不显,尽管顺丰定位为中高端市场,每件客单件超过20元,并且在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持续投入以降低成本,但仍然面临盈利增长压力,积极尝试新业务,是其必然选择,也是被逼无奈之举。


事实上,第三方物流入局医药流通,对行业所造成的冲击有限,一个直观的原因是,类似顺丰、邮政这样“跨界”玩家,对医疗网络的渗透以及专业化能力尚不足。顺丰等现在承接的以工业企业的仓储、配送为主,还没有深入到医药流通环节当中去。说白了,只不过是快递的物品变了,对医药流通来说,它(顺丰)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队伍和能力,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他还是个送快递的而已。而一个公司的基因决定了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腾讯就做不起来电商,阿里也做不起来社交,跨界有优势,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就连BAT这样的公司在医药和医疗上也是屡屡受挫。


开个脑洞想象一下:顺丰小哥,把药送到医院库房,顺手从包里拿出一摞DA,从快递三轮车里掏出投影仪以及护士长的天猫包裹,奔向门诊部,赶在中午门诊结束的时候去心内科开一场“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案例分享”科室会.......画面太美好,到那个时候,估计顺丰的估值能到2万亿!


其实在第三方物流积极进入医药流通同时,原有的行业巨头也没闲着,国药、上海医药、九州通、重庆医药等均加速在基层布点,发力药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搭建更为精细化的营销网络,实现对基层的有效覆盖。这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是非常缺乏以及拥有较高门槛和进入壁垒的。所以短期内,看到第三方物流颠覆原有的药品流通体系,不大可能。


行业巨变,每一位医药人都应该有危机意识,而危机是有危险又有机会的时刻,是给测试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团体、社会发展的转折点,生死攸关、利益转移,有如分叉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医药行业的大环境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化,才能在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也希望所有的同行传播正能量,别动不动就吓唬咱们300万医药人,大家真的挺不容易的。

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xbyytm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文中的信息或观点并不构成任何          建议,不对因任何行为而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