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莱菔子

厦门济元医药

清朝光绪年间,慈禧太后由于生活奢侈,每天遍食山珍海味,患了消化不良,不但腹部胀满,茶饭无味,心情也是郁郁寡欢。御医们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给老佛爷诊脉,却没有一个人能治好她的病。慈禧一怒,点着鼻子把御医们臭骂了一通,吓得众人连大气也不敢出。
  当时有一位名叫潘金华的五品官员,这天,其弟潘银华千里迢迢从江西宜春老家到京城看望他。潘金华知道弟弟在乡下行医,便把慈禧患病的事告诉了弟弟,并对弟弟说:“常言道‘胆大得官做’,如果能治好太后的病,你下半辈子就不再愁吃穿了。”正巧这潘银华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不由拍手笑道:“这种病不过是小菜一碟,我治过很多呐!”
  第二天,兄弟二人通过太监李莲英的引荐见到了慈禧。潘银华问了慈禧的“临床症状”,又隔着床纱看了看慈禧的气色,然后胸有成竹地提笔开了一味单方:“莱菔子三钱,煎汤喝。”慈禧看了处方,盯着他问:“这么简单的药能治好我的病?你有把握吗?”潘银华拍着胸脯说:“您放心,保证三帖见效。”结果,慈禧只服了两剂,病就全好了。

  原来,朝中的御医怕伤了慈禧的玉体,只敢开一些人参、鹿茸之类的贵重滋补药,哪里敢开只值几文钱的“下等药”莱菔子?谁知不起眼的莱菔子却治了大病,一下肚便见了效。
  慈禧很高兴,马上封了潘银华一个知县,即刻走马上任。潘银华到任后,该县子民都称他是“莱菔子知县”。后来,潘银华献单方而发迹的故事一直被宜春人传作佳话。

莱菔子

别名

萝卜子, 芦菔子, 萝卜种, 杜萝卜子, 炒莱菔子, 炒萝卜子, 萝白子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夏、秋间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而稍扁,长约3毫米,宽2.5毫米。表面红棕色,一侧有数条纵沟,一端有种脐,呈褐色圆点状突起。用放大镜观察,全体均有致密的网纹。质硬,破开后可见黄白色或黄色的种仁;有油性。无臭,味甘,微辛。以粒大、饱满、油性大者为佳。

炮制

  • 莱菔子:簸去杂质,漂净泥土,捞出,晒干,用时捣碎。

  • 炒菜菔子:取净莱菔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

味辛;甘;性平

归经

脾经;胃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

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 《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 《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 《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 《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 《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 《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 《随息居饮食谱》: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及误服补剂。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脾虚而无食积者,不宜与人参同用,以免降低人参补气效力。


微信扫一扫,欢迎关注“厦门济元医药”微信公众号,传递健康知识及企业最新资讯,每天与您互动!
互动热线:13666041666



济元医药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