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落花听雨,果香荷残

生物谷药业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而后夜愈长日愈短。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坯”为细土,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但由于这一天在农历中每年不同,不一定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便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祭月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竖蛋
和春分一样,秋分节气也能竖蛋,然而这不只是巧合,正因为春分、秋分同为昼夜平分时节,地球因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力相对平衡,才有利于鸡蛋竖立。



送秋牛
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说一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吃秋菜
岭南地区,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适当秋动防感冒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另外,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等。


秋季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较低,注意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还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燥常表现为口干、鼻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此时,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如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也都是调养佳品。


另外,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如白萝卜、胡萝卜。



秋天来了,我抑郁了……

难道前世我是一枚诗人?

悲秋可不是文人墨客们的专属,而是一种源自身体的精神卫生问题。现代医学分析发现,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人始终保持着自然性,身体对温度的变化极度敏感。


立秋之后,人体感知气温降低,与生俱来对寒冷的恐惧浮上意识表层,如果再加上体燥的不适感,人的心情会变得糟糕。又因秋凉之后,目睹自然界满目萧索,本就有些糟糕的心情会转换成迟暮、悲伤的情绪。

那么,不小心悲秋了该怎么办?

首先,悲秋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对气温变化的不适应,即遭遇了体燥的困扰,只要解决体燥,悲秋就好了一大半。可以通过大量喝水来解决,如果一天对清水的摄入量为体重的7%—8%,加速体内新陈代谢,体燥症状定会大大减轻。

其次,从心理角度分析,虽然悲秋是一种普遍情绪,但对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在瑟瑟秋风中遭遇了一种莫名的情愫,心情郁闷,可以根据自身性格采取以下措施:性格冲动、心胸磊落者可选择通过运动排解情绪;心思细密,理性者通过加强学习和技能锻炼调整心态,进步能让你心情愉悦;而感性者较容易陷入悲秋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建议通过与朋友联络感情的方式排解忧愁。

咳咳~最后,单身的朋友们,听说很多人会因为害怕寒冷而更渴望爱情,尤其是较为内向,柔情似水的女孩子……好机会不容错过哟!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