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不是“感冒”,中医药可防可治

宏元堂中医院

      

    今冬气候变化较大,忽冷忽热,最容易引发流感,尤其是体质较差的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成为流感的高发人群。流感跟普通的感冒不一样,因为他极易传染,所以一般人都会心生惧怕,其实流感是可防可治的,尤其是运用中医中药的方法。

正确认识流感感冒


流感是人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与“感冒、普通感冒”的病因不同,不是同一种疾病,更不能将两者混淆,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易变,因此,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会有不同的流感病毒,早期治疗是关键,戴口罩,洗手是常规预防方法。要关注儿童、高龄、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

中医千年的积淀,早在《黄帝内经》时期,流感就以“伤寒”为诊断。而《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伤寒”五种分类方法:“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而《周礼》提出了“疫病”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到不同于一般的“伤风感冒”,是一种具有一定传染性,容易造成流行,发热头痛为主表现的疾病。在预防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处方、药物。

病因一致,防治流感中医更有招

    现代西医认为“流感病毒”的感染、天气寒温的变化、工作生活的劳累等是流感发病的关键因素。与中医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为诱因夹杂疫戾毒邪的发病认识是一致。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流感的发生与病毒有关,更与正气虚相关,因此,发病季节,不集聚,保护好正气才能更好的预防。

    因季节不同、气候不同,中医对流感有“伤寒、热病、温病、湿温、风温、春温、冬温等等”不同的诊断,防治流感方法药物也不同,不仅有效,更不会出现病毒的耐药现象。

规范治疗,切忌滥用退热和抗菌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仅及时修订了2018流感诊疗指南,更成立了国家层面的流感救治专家组,各省市均有救治体系,各地均结合自身制定了治疗预防方案,推荐了治疗流感有效的处方和中成药,药源充足。因此科学规范治疗是关键,切忌滥用抗菌素和输液治疗。

内有积热、外感风寒引起高热不退,表现为表寒里热以发热、咳嗽、咽痛,并兼有恶寒、肌肉酸痛、头痛等。发烧一般持续5天左右。在及时就诊并正确隔离的同时,也可用白萝卜煮汤或放些葱白等辅助治疗,不仅增加疗效,更能保持“正气”。

体质较强的儿童,可以在大椎穴刮痧退热,体质较弱的儿童则不宜使用。能否使用这类中医外治法,需遵医嘱。

针对小儿的高热,若发烧期长,不要盲目使用退热方法,特别是不能盲目追求捂汗、出汗,否则易损伤正气。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关键在于注重初期和重症的治疗。

预防核心“劳逸结合 适宜进补”

针对大家关心流感的预防问题几点建议:

首先,由于气温变化快,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保暖防寒。保持房间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常洗手,佩戴口罩。

其次,由于冬季人们喜爱进补,容易产生积热内存,很容易诱发流感,因此建议清淡饮食,不宜过度温补。

再次,要注意劳逸结合。现代生活节奏较快,人们爱熬夜,不运动,抗病能力弱,更容易被流感病毒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休息和锻炼。

疫苗注射是流感预防的重要环节,尤其人群集聚者,如幼儿园、学校、机关等。

中药足浴、熏蒸、推拿等外治手段也可增强体质,大家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