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问9答,科学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

建东医药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血糖控制不仅要HbA1c达标,还应尽可能减少血糖波动的幅度。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部分临床内分泌学领域专家,制定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本共识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了血糖波动的定义、危害、简易评估指标和管理等问题。



1血糖波动的定义? 

血糖波动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不仅包括短期血糖波动,即日间血糖波动和日内血糖波动,还包括长期血糖波动,即HbA1c变异性。


2哪些因素可导致血糖波动?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状态、饮食、运动和药物等。



3血糖波动会带来哪些危害?



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血糖波动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临床上有哪些血糖波动的监测方式?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CGM)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都可以有效评估血糖波动程度。



5CGM评估血糖波动有哪些指标?



CGM已成为评估血糖波动的主要手段。常用的CGM评估血糖波动的指标及正常参考值见表1。




6SMBG评估血糖波动的指标有哪些?



常用的7点SMBG评估血糖波动的指标及正常参考值见表2。




7不同的降糖药物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是否不同?



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两个重要原因。常用降糖药对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影响见表3。




8哪些患者需要重点关注血糖波动?



餐后血糖高、胰岛功能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促泌剂、低血糖风险高、长病程、高龄的糖尿病患者一般血糖波动大,应重点关注。尤其是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因为这两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较高,故更易造成血糖波动。



9特殊人群的血糖波动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以下患者应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并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用降糖药物,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如果选择使用具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及对药物的反应。


(1)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推荐理想的HbA1c控制在7%以下,强调糖尿病血糖控制应权衡利弊,实行个体化,低血糖风险较高或尚无低血糖风险意识的患儿可适当放宽标准。


(2)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对低血糖的感知和耐受性差,慢性并发症常见,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因此,应加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遵循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等综合情况,设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血糖控制分层管理目标。


(3)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在餐前及餐后2h分别为≤5.3mmol/L、6.7mmol/L,特殊情况下可测定餐后1h血糖,其控制目标是≤7.8mmol/L;但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


(4)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尤其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45mL•min-1•(1.73m2)-1的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中,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卒中、猝死等严重事件,对于这类人群,应尽量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使血糖控制达标。因此,本共识建议,对于老年、病程长、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低血糖带来的风险,HbA1c控制目标应适当宽松(<7.5%~8.0%)。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药品评价.2017,14(17):1-5.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如涉版权请联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