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医生如何能把一个死亡2小时的孩子救回人间

寿尔康医药

医学学术期刊《胸外科年鉴》(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曾刊登过一篇论文:作者用干涩的学术语言描述了一场发生在阿尔卑斯山一个奥地利小村庄里的噩梦。一对夫妻带着自己3岁大的女儿去屋后的林子里散步,结果一不留神孩子滑进了一个只结了一层薄冰的池塘。虽然他们纵身跳入池塘试图将女儿拉上来,但孩子很快就沉入了水底。直到半小时后,他们才把孩子救上岸。这对夫妻随即拨打了急救电话,急救人员立刻通过电话指导他们对孩子实施心肺复苏。



8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了,但他们发现孩子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她的血压和脉搏都测不到,呼吸也停止了。孩子的体温只有19摄氏度,瞳孔已经放大,对光刺激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她的大脑已经停止了工作。 


但急救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依然给女孩实施心肺复苏。一架直升机将孩子火速送往附近的医院。一路上,急救人员不停地按压女孩的胸腔,等直升机到达医院后,他们直接将女孩推进了手术室,并把她抬到医院的轮床上。一个外科小组随即赶到,以最快的速度为孩子接上人工心肺机。 


人工心肺机的个头和一张办公桌相当,外科医生必须将孩子右侧腹股沟的皮肤切开,将一根硅胶导管插入股动脉,让血液流入机器,并把另一根导管插入股静脉,再将氧合后的血液送回体内。一位体外循环灌注师打开人工心肺机的血泵,调整氧含量、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女孩的血液开始经体外循环,心肺机的管子也随之变成了鲜红色。直到一切就绪后,急救人员才停止按压女孩的胸腔。

 

把女孩送到医院的时间和为她接入人工心肺机的时间加起来总共是一个半小时。不过,在两小时关口就要到来之际,女孩的体温上升了6摄氏度,她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这是她身上第一个恢复功能的内脏器官。 


6个小时过后,女孩的核心体温已经达到正常的37摄氏度。医生试图用机械式呼吸机替换下人工心肺机,但是池塘里的水和杂物对孩子的肺造成了严重损伤,输入的氧气无法经由肺部进入血液,所以医生只能为她接上一种名叫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人工肺。为此,医生必须用一把锯子打开女孩的胸腔,并且将便携式体外膜肺氧合机的导管直接插入女孩的主动脉和跳动的心脏。

 

待体外膜肺氧合机启动后,医生将人工心肺机的导管移除,对血管进行了修复,并将腹股沟上的切口缝合。外科小组随后将女孩送到了重症监护室,她的胸腔依然打开着,上面覆盖着无菌塑料薄膜。在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里,重症监护团队一直用纤维支气管镜吸除女孩肺里的积水和杂物。一天后,她的肺恢复良好,可以直接使用机械式呼吸机了。于是,医生又把她送回手术室,将体外膜肺氧合机的导管拔掉,修复血管,并将胸腔闭合。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女孩的肝、肾和肠等器官都恢复了功能,但脑还是没有反应。CT扫描显示,女孩的整个脑部都有肿胀的迹象,这是弥漫性损伤的特征,但脑部没有任何区域死亡。所以,医生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在女孩的颅骨上钻一个小孔,放入一个探头以监控脑压,并通过控制脑液和使用药物等手段不停地对脑压进行调整。在随后的一周多时间里,女孩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但最终,她渐渐地苏醒了过来。 


首先,她的瞳孔对光线有反应了。然后,她能够自主呼吸了。终于有一天,她张开了双眼,从昏迷中醒了过来。溺水两周后,这个女孩出院回家了。虽然她右腿和左臂部分瘫痪,说起话来还有些模糊,但只要经过大量的康复治疗,就可以在5岁前完全恢复。生理和神经检测都显示,她和其他女孩没什么两样,完全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 


这个故事之所以令人惊奇,并不只是因为医生能够把一个进了鬼门关两小时的小女孩拉回人间,而且还因为他们能够在混乱的医院里有条不紊地成功实施那么多复杂的治疗步骤。 


人们常常会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场景: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急救人员用力按压其胸部,并对其实施人工呼吸,随着溺水者一顿咳嗽,肺部的积水被咳出,心跳恢复正常,神智也变得清晰了。但在现实中,急救可没有这么简单。


为了挽救这个小女孩的生命,数十位医护人员要正确实施数千个治疗步骤,比如在插入血泵导管的时候不能把气泡注入病人的体内,要时刻保证各种导管、女孩敞开的胸腔以及她与外界接触的脑脊髄液不被细菌感染,他们还要启动一堆难伺候的设备,并让它们维持正常运转。上面提到的每一步都很困难,而要将这些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一个不落地做好更是难上加难。这除了每个医生要有过硬的技术外,还要相互协作的精神,才能保证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