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出伏迎清凉,小补润燥更健康

禾田中药

       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处”,躲藏、终止之意,这一天的结束意味着秋天的来临,“立秋处暑天气凉”“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这是处暑节气的特征,也是千百年来民间总结出的谚语。
 
       此时节「肺气独旺,宜养心肝之气,勿大汗。」故睡眠要充足,性情要平和喜乐,「秋瓜坏肚」寒凉瓜果此时不宜吃了,疰夏变瘦的人可以「贴秋膘」,增加些容易消化的鱼、肉、大豆等高蛋白食物。

处暑饮食

适宜:银耳、菠菜、西红柿、萝卜、芝麻、冬瓜、藕、鸭肉、蛤蜊、玉米、竹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暑热逐渐减少,天气渐渐凉爽,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逐渐减少,空气变得干燥起来,使人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
 
       饮食宜适当多吃些滋阴多汁之品,如银耳、菠菜、西红柿、萝卜、芝麻、冬瓜、藕、瑶柱、梨、葡萄、桂圆、芒果、木瓜等。
 
       此节气华南地区秋雨较多时,湿气仍然较重,要照顾恶湿的脾胃,一些健脾的食物很适合,如鸭肉、蛤蜊、玉米、土豆、莲子、竹荪、黄豆等。

少吃:油炸、烈酒、烧烤、咖喱、火锅、麻辣烫、膨化食品、大蒜、葱、姜、八角

       天气凉爽后,很多人胃口大开,一不小心就会多吃,积食成患,所以大鱼大肉、肥甘厚腻的食物要少吃,避免暴饮暴食;同上个节气一样,新姜、菱角、瓜类水果还是要少吃。

        另外,油炸、烈酒、烧烤之食生湿化热,咖喱、火锅、麻辣烫、膨化食品等因加入较多的调味料,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平时炒菜最好少放大蒜、葱、姜、八角、茴香等辛味食品,不利于肺气收敛。

忌吃:肺脏,莼菜,韭菜,鹿肉,獐肉,雁肉、茱萸、生蜜、过硬的面条

古文云:

《金匮要略》:三秋不可食肺。

《白云忌》:七月勿食莼,上有蠲(juān)虫,害人。勿食韭,损目。

《千金方》:勿食鹿獐,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

《月令》: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过硬的面条)。

孙真人曰:勿食雁,伤人。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


处暑饮食

       不要错过一年中晨练的最佳时段,适当的有氧运动对那些早晨起床后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的人尤其有用。出门,快走、慢跑、做操,哪怕找个空气清新的地方只做深呼吸都很好。

        运动,是永恒的健康捷径。


处暑饮食

       处暑之后,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俗称的「秋乏」,这是因为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此时睡眠要充足,善养生者夜晚21、22点就要睡觉了,早上6点左右起床。就算晚睡也不宜超过子时(23点),早起不宜早过寅时(5点)。这6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依次为胆肝肺经当令之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状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另外,处暑时节脾气足,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天凉了应当护好腹部,尤其是肚脐,晚上睡觉要盖好腰腹,经常将双手掌心搓热,按摩肚脐,可避免寒气直侵脾胃,引发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一旦胃部凉而腹胀,及时用姜糖水配补脾的食品祛寒祛湿。


处暑情绪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意思是说,秋季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以减缓肃杀之气的影响;注意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尽量排除杂念,避免私心太重、嗜欲不止。



tips:
本文部分内容图片取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