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胡敏华:17年与艾滋病为邻

江西卫生计生

健康报5月11日头版头条


记者眼前的胡敏华身材瘦小、容易害羞。光看外形,很难把她和艾滋病防治“斗士”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已连续17年坚守在艾滋病护理岗位,用她的爱、善良和坚持,照亮患者灰暗的生活。

5月10日,胡敏华被授予第十八届贝利·马丁奖,她也是今年全国唯一获奖者。从2000年开始,贝利·马丁基金会每年向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或医疗机构颁发贝利·马丁奖,以表彰他们为艾滋病教育、预防、治疗和关怀作出的突出贡献。

就在获奖前夕,今年49岁的胡敏华刚刚由感染科护士长调任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护理部主任。但她说,未来她不会脱离艾滋病防治一线,因为和病人打交道,是她最擅长也最愿意做的事。

“我除了冲到前头,没有别的选择”

5月5日,是胡敏华履新护理部主任的第二天。当天14时30分,在忙完手头上的行政事务后,她如往常一样走进南昌市第九医院感染二科病房,在这里住着的,大多是艾滋病患者。记者跟随胡敏华走进病房,这里一共有50张床位,当天的住院病人有30余人。

大庆是病人中病情比较重的。由于治疗不及时、不连贯,他出现了隐球菌脑膜炎等并发症,身上皮肤也因反复真菌感染变得黑紫。

“病人的弟弟不在吗?您也是他家里人?”胡敏华熟门熟路地走到大庆床边,一边帮他翻转身体呈侧卧姿势,一边向站在床边的陌生女士确认身份。帮大庆翻身后,胡敏华掀开他的被子,仔细检查着他的腰部和臀部皮肤有无破溃。

“我是姐姐。他弟弟出去办事,一会就回来。”床边的女士一边小声回答,一边又往远处挪了挪脚步。

帮大庆做完检查,胡敏华对这位“临时监护人”说:“要记得帮他翻身,两三个小时就得翻一次,不然会长褥疮。”看了看站得老远并不打算搭话的女士,胡敏华又走近床边,仔细帮病人掖了掖被角。

像这样的护理操作,在胡敏华的职业生涯中,已经不记得做过多少次。1988年从南昌市卫校毕业后,胡敏华被分配至南昌市第九医院,并先后担任妇产科、泌尿生殖科和发热门诊护士长。2000年,南昌市第九人民医院被批准为江西省艾滋病治疗中心,胡敏华在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爱滋病基金会主办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关怀与护理”培训班后,成为医院第一个进入艾滋病防治一线的护士。

香港的培训只有8天,却为胡敏华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香港同行那看到的一切,让她觉得艾滋病既不遥远、也不可怕。“回来后,我急切地想把自己所学告诉同事,也对自己应对病人的能力很有信心。”胡敏华说。

然而,这样的“自信”,在2003年8月31日遭遇严重挑战。这一天,医院收治了江西省第一例艾滋病住院病人,也是胡敏华护理的第一位艾滋病患者。

他叫阿杰,是一名吸毒人员,也是艾滋病晚期患者。入院时,他全身肿胀,五官变形,四肢扭曲,连衣服都穿不上,身上的血管暴露处几乎被针扎遍了,深度软组织感染,根本没有办法做静脉穿刺,只能做静脉切开,而这样做稍不小心就有被传染的风险。

当时,胡敏华手下的护士都是从各科室临时调来的。第一次面对真实的艾滋病病人,这些年轻护士非常紧张和害怕。

“这个时候,我除了冲到前头,没有别的选择。而且,这样的行动,也是对年轻人最好的带动和引导。”胡敏华一边安慰病人,一边冷静地协助医生为他切开静脉、抽血、输液。在阿杰此后1个多月的住院时间内,胡敏华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病房,随时处理突发情况。凡是需要接触病人的事情,她都冲在前面,亲力亲为。

“他是患者,无论染病的原因是什么”

艾滋病病人中,吸毒人员等社会边缘人群所占比例不小,所以艾滋病病房的管理难度更大。

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阿乔被家人强行送进医院,却不肯配合治疗。一次,胡敏华去病房看阿乔,见他正背着身子打电话,语气异乎寻常的温柔,仔细听听,电话那头是他的孩子。“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一处最柔软的地方。”胡敏华内心一动,笑呵呵地上前跟他聊天,慢慢谈到父爱的重要性和父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那之后,胡敏华又和阿乔进行过好几次沟通,慢慢地,阿乔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如今,这位父亲不但有效控制住了病情,还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儿子做榜样。他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帮助更多有抵制情绪的艾滋病病人配合治疗。

为了更好地融入病人圈子,胡敏华有意识地了解吸毒病人的生活习性,熟悉他们身边的朋友。“2008年以后,染艾者当中的吸毒人士慢慢变少,而通过性接触传播疾病的比例在增加。这些病人当中,有心理问题和护理需求的比例也在大幅增加。”胡敏华说,在感染二科做护士长时,她每天中午和晚上下班后,都会各留出一段时间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她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学习心理学,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为恐艾、抑郁甚至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建立心理咨询专门档案。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病人?面对记者的疑问,胡敏华直爽地答道,首先是出于护理和管理需要,只有更好地“掌控”病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维护好正常诊疗秩序。此外,对于病人遭受的歧视和生活的艰难,她发自内心地同情。“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但许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其实有什么呢?他是患者,无论染病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世界不会因艾滋病抛弃你们”

“刚刚护士过来说,你又一次强行拔下了针,你拒绝吃饭。秋梅,还有很多个‘秋梅’,你们要知道,这个世界还有爱,这个世界不会因艾滋病而抛弃你们。为了爱你的人,请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

这段文字,来源于胡敏华发在微博上的《致秋梅》。2010年11月15日,胡敏华这条写给患者的微博被网友转到某网站论坛上,短短几天时间浏览量便超过2万,回复数千条。受到启发,胡敏华于2010年年底开通了名为“与艾滋病为邻”的新浪微博,分享日常工作所思所感。截至目前,“与艾滋病为邻”的粉丝达到3万多人,她把自己这个小小的微博变成了一个24小时的咨询服务台。

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艾滋病不了解,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自我放弃。我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推动社会大环境改善,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帮助感染者和患者解开心结。”胡敏华说。

胡敏华说,此次荣获贝利马丁奖,对她和团队是巨大的鞭策。同时,沉甸甸的奖牌也像一条小鞭子,逼得她要更扎实更努力地往前走。她说,她将把奖金全部捐出,以马丁先生和南昌市第九医院的名义建立一个艾滋病防治基金,用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救助、教育、培训等。


主    管

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    办

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中心)

制作/胡   骏

统筹/黄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