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新机遇:苗药钩藤站上国际高度

制药网
导读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钩藤是一种特别的药材,也是苗族传统药里的一味经典药。虽然,钩藤在苗药里被广泛使用,但基本没怎么走出过大山,不过,就是这么一味冷门的民族药,现在,却有外国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故事1:苗药钩藤:站上了国际中药市场】

  贺定翔的育苗大棚里,种着各种各样的中药材。钩藤,是他最看重的一个宝 贝,仅这一个品种就有1000多亩。

  贺定翔他们种钩藤有一整套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自打四年前被国际中药材市场认同,海外客商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杨光明,是贺定翔专门给基佑村合作社派去的种植辅导员。

  每年12月开始进入钩藤的采收季,杨光明每天都要一大早赶到田里,给村民们强调剪枝标准。

  钩藤条采收,必须赶在每天上午,此时地里的钩藤条枝新鲜、含水量大、药用成分高。但关键是给钩藤剪枝,剪不好,来年产量就会降低,甚至不长钩。

  剪枝标准,其实只是钩藤种植标准中的一项。就连一亩地种多少株,他们都有严格规定——根据这里的日照和水土测算,每亩种167株是最合适的,每亩年产鲜钩藤能达到400多公斤。

  苗岭上,以往也生长着野钩藤,但是这几年老百姓不知道怎么采摘,要么就连根拔起,要么采摘完,不剪枝,这样导致现在苗岭上没有野钩藤,或者只长藤不长钩。

  苗寨里用钩藤,以前都是采摘野生的,村民们只采、不种,导致近些年野生钩藤已经很难看到。

  吴东,现在是村里的钩藤种植大户。五年前他一直在浙江打工,2012年听说寨子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他就跑了回来,开始学着种钩藤。

  杨光明,是贺定翔专门给基佑村合作社派去的种植辅导员。

  每年12月开始进入钩藤的采收季,杨光明每天都要一大早赶到田里,给村民们强调剪枝标准。

  钩藤条采收,必须赶在每天上午,此时地里的钩藤条枝新鲜、含水量大、药用成分高。但关键是给钩藤剪枝,剪不好,来年产量就会降低,甚至不长钩。

  剪枝标准,其实只是钩藤种植标准中的一项。就连一亩地种多少株,他们都有严格规定——根据这里的日照和水土测算,每亩种167株是最合适的,每亩年产鲜钩藤能达到400多公斤。

  苗岭上,以往也生长着野钩藤,但是这几年老百姓不知道怎么采摘,要么就连根拔起,要么采摘完,不剪枝,这样导致现在苗岭上没有野钩藤,或者只长藤不长钩。

  苗寨里用钩藤,以前都是采摘野生的,村民们只采、不种,导致近些年野生钩藤已经很难看到。

  吴东,现在是村里的钩藤种植大户。五年前他一直在浙江打工,2012年听说寨子里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他就跑了回来,开始学着种钩藤。

  他和基佑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杨胜,来到寨子对面的钩藤苗圃,春分前后,这些新培育的钩藤苗就要分给大家了。今年合作社又多12户新加入的种植户,他们能不能掌握技术,按标准种植,杨胜不太放心。

  钩藤抗旱、抗高温能力强,只需要一般的山地就能种植。不占用好的农地,又容易管理,村民们投入少,所以积极性很高。

  这些种苗是杨光明所在的企业免费提供的,种苗移栽到大田第一年需要除草追肥2次,对于这些具体的辅导工作,杨光明心里有底,普通人都能学得会。



  在苗寨里,中药材不仅仅是药。这些村民们自己印染的黑色布料,用的染料就是板蓝根,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一些。

  梳洗长发,换上盛装,吹响芦笙,这是每年苗寨里庆祝丰收的方式。

  以前跳起芦笙舞,村民们会把象征丰收的稻谷放在芦笙场的中间,但今天,他们把稻谷换成了钩藤条,这是他们致富的新希望。

  基佑村支部书记李昌盛,在现场告诉我们,前几年,基佑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这些年,全村通过种植中药材钩藤,全村人均收入都达到4000元。

  每周日,是凯里固定的中药材集市。

  贺定翔他们在集市上设立了临时收购点,虽然,每年能从签约合作社收上来3500吨钩藤,但离市场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这需要再到集市上收购一些。

  吴东今天也来了。除了交给合作社的,他把自家田里的钩藤全都拉了来,他家钩藤成色好,市场价今年比合作社的保底价高了不少。

  钩藤、金钱草、爬岩姜、穿心草、藕根,在这里都能见到。325个药材摊位,一天的交易量就能有将近70万元。当地很多人,都把新鲜的中药材,买回去做菜。

  贺定翔的目标,是让这里更多的中药材,拥有国际认可的标准,早日出口海外。他花了整整十年,研究出的钩藤产业化种植标准,让他现在充满信心。

  钩藤规模化撒播育苗,就是在这个大棚实验成功的。

  同样从苗家山寨走出来的贺定翔,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他早就看上了经济寿命长,每年都能收获的钩藤,但怎么实现人工种植,育种是最大的难题。

  野生钩藤种球,每一个种球有2000多粒种子,即使拿在手里,种子也会漂浮在半空。怎么撒播到大棚呢?最初,贺定翔想用野生钩藤枝插入田间繁育,但成活率低,种苗退化严重,产量也不高。

  昌昊金煌(贵州)中药公司总经理贺定翔强调,中药种植企业,如果不能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标准,没有优质的种子、种苗育苗标准,就无法形成优质种子、种苗供应链,种植企业就谈不上中药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经过反复试验,贺定翔投入了上千万元,终于找到了方法。“我们用湿泥沙与种子混合,混合后的种子。撒到地里,再浇水,浇过水以后,用耙子,再把土它翻过来,把种子盖住、压在土下面。”

  眼前这5000多平方米的育苗大棚,只需要约4公斤的钩藤种球,就可以一次育苗40多万株,这些种苗可供2400亩的钩藤种植。

  贺定翔把撒播后,生长四个月幼苗,进行间苗,行距10公分,株距2公分,等幼苗长到20公分高时,就可以移栽大田,作为钩藤的种苗。

  科学的人工种植规范,严格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控制,是确保中药材品质的国际通行证。他们的种植标准,五年前获得中国国家专利,他们的钩藤药用植物规范种植采集标准,已经被日本中药管理机构GACP认同。

  现在这里生产的钩藤、茯苓饮片,80%都供应国际市场。

  怎么能让更多的,类似钩藤这样的中国标准得到世界的认可,是2000公里外,屠鹏飞教授眼下最重视的工作。

  作为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他正着手2020版《中国药典》的修订筹备工作。

  药典,是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国际上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药典。谁起草的标准被他国列入自己的药典,不仅意味着标准认同,更意味着市场准入。

  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的是甘肃黄芪的质量标准测定。

  1995版《中国药典》中,对黄芪只有两项灰分检查,2015版《中国药典》中部分增加了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屠鹏飞介绍说,现收录美国草药典的13种中药中,中国研究起草了9种,包括了何首乌、三七、金银花等;前面提到的钩藤等100多种中药,中国也在进行标准的起草,将陆续收录到美国草药典当中。

  虽然我们的中药材标准走向世界才刚刚起步,但屠鹏飞毫不怀疑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力。

  学院里的中药材标本馆里,这600多个品种都是近些年屠鹏飞和学生们采集到的。这是在青海玉树挖到的大黄,旁边是甘草。中国丰富的药材种源,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都无可比拟的。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就是唐代的《唐本草》,今天,中国药典同样有引领世界的底气。

  对屠鹏飞来说,日本的汉方成方制剂有210种,韩国的草药种类也并不是很多,而中国成方制剂就有1万多种,常用中药材有1200多种,要完成这样庞大的标准系统,中国只能选择逐步推进、逐步提升中国中药的标准,让中国中药标准,引领国际中药市场。

  屠鹏飞的实验室里,最贵的设备就是这台价值400万元的液质联用仪,它可以精准地检测出各种中药材和中成药的药用成分、重金属和农残含量。

  中药标准走向世界,重金属和农残已经完全能够达标,这是让屠鹏飞最有信心的一点。

  小剂量使用的药品不能等同于摄入量大的食品,中药应当根据摄取量来制定标准,这是目前国际医药界所认同的。

  屠鹏飞比喻说:现在国外拿食品的标准,来套用中国中成药的标准,套用中药材的标准,拿饮用水的标准,来套用中药口服液的标准,这是完全不对的。中国是根据自身中药的实际情况,根据中药的摄取量,来制定中药的相应检测标准。

  屠鹏飞的实验室堆满了各种试验设备,就连楼道里也被利用起来存放各种中药饮片的检测样本。

  标准制定,工作量极大,通常完成一个品种的标准制定,最少都需要3年时间,也正是在这样的反复试验中,屠鹏飞意识到,能不能有更多的中药材被纳入国际标准,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是个关键,这不是他们一个实验室能完成的工作,需要整个产业,更多企业共同参与研发。

  屠鹏飞,最担心的是中药材的生产,目前,从种子、种苗到栽培、采收、加工,大部分都没标准,这严重影响中药的质量,实际上,中药的种植标准是中国中药发展的短板。

  能不能有更多的中药材标准被全球接纳,屠鹏飞教授提到的“种植标准”确实是绕不过去的一关。

  四川,青城山脚下的石羊镇,就种着一种药材,叫川芎,他们的种植标准就特别严格。川芎这种药说起,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对感冒头痛、跌打损伤都有一定的疗效。到底这川芎是怎么种的呢?


>>>>【故事2:大山里育出的川芎苗】

  每天下地前,周培华都要向村民们,讲解川芎种植的规范和标准。怎么除草、怎么浇水、怎样施肥、和采挖,一步都不能错。

  周培华不是石羊镇本地人,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才搬迁到广益村的。为了找到新的营生,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川芎种植培训班,学到了一手的种植绝活儿,因为她种的川芎能比别人亩产高出一倍,四年前,她成了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小组长。

  周培华说,以前,村民们种植川芎都是自家里自己种,现在田都租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自己家原来种一亩川芎最高达到700斤,而一般农户只能亩产400斤,这也是村民们推荐周培华的原因。

  十二月底,正是川芎育苗的最佳时间,采挖强壮的川芎种子作为种苗,是关系到川芎当年能否丰收的关键。

  枝叶必须粗大、茎部必须紫黑,这是周培华给采挖川芎种子定下的标准,她还给这个步骤起了名称叫“隔皮断瓤”。如何通过观察地上部分的枝叶,判断地下川芎的根系是否粗壮,周培华把技巧手把手地教给大家。如果采挖的川芎个头小,不达标,还得埋回田里。

  周培华这个小组,负责村里110亩的川芎种植基地。

  川芎的种植期大约在220天左右,村民们只要每天下地,就能拿到一天80元的收入,现在全村1600多亩地全都拿出来种了川芎。

  每年9月到来年4月,村民们种植川芎,5月到8月还可以轮作再种一茬水稻,水稻与川芎轮作,亩产反而更高。

  我们发现,当地村民并不是把所有川芎都卖掉,他们总会给自己家留一些,用来预防疾病。

  周培华身上就佩戴者川芎,她说,石羊镇这个地方的风俗就是人人都佩戴川芎,川芎可以泡脚,治脚气。川芎叶杆吃了可以预防感冒,对扭伤治疗也有帮助。

  采挖出来的川芎,需要精选才能做种子。

  周培华家的院子里,村民们正在把大小在3公分左右、根系达到5、6芽的川芎挑选出来,这是做种子用的“标准头”。

  这些精选出来的川芎种子,为了确保成活率,当天就得送到山上的育苗基地。

  青城山头天晚上刚刚下过一场雪,路面全是泥,我们的车子只能在半路停下,装上防滑链,继续前行。

  黄维,是合作社签约企业的负责人,每年冬季她都要住在育苗基地,监督川芎的选种、栽种和育苗。每一个环节都得把关。

  为了种苗优中选优,今年,黄维请来了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

  卢先明教授,6年前,就参与了当地川芎种植标准的制定,为了让川芎早日进入国际市场,他们现在必须加速优选育苗,以确保产业化之后的质量稳定。

  之所以,川芎育苗标准制定缓慢,是因为,中药材标准牵扯面比较宽、比较广,而且,不只是中药材种子的问题,土壤环境、肥料等都会牵扯进去,制定标准还要投入人力、财力。

  黄维在青城山下,已经搞了十多年的川芎人工种植。

  青城山海拔1260米,冬季温度低、湿度大、空气纯净,是川芎育苗的绝佳地点。

  高海拔育苗种出来的川芎,亩产高、抗病能力强、药用含量大。经过十多年的摸索,黄维他们总算找到了一点育苗的窍门

  都江堰申都中药公司副总经理黄维说,长度要超过3.5厘米,川芎芽胞要多于5个,才算是合格的种子,才能育到苓种基地。山上每亩育苗可提供10多亩大田需求。

  不仅要看大小、看芽苞,川芎种子精选还要看切面,精选出来的种子,横切面有菊花形的图案,但纵向切面就没有。

  种子选好了,育苗也有讲究。这里的一亩地,可以栽种60斤川芎种子,能为大田种植提供10多亩的移栽苗。

  之所以能够比别人多产苗,秘密其实在于放置种子的方法——芽头必需向上。

  这些精选出来的种子,按照标准种下后,需要经过280天的生长期,才能移栽到大田。移栽大田,同样有严格的标准,得按照行间距4.5公分来种,一亩地大约栽种350株川芎苗。

  精选好的种子,成分能不能达标,还得过实验室这一关。每年育苗的种子标本,黄维都保留在实验室里,每一批次的川芎成分,她都要做数据比对。

  川芎的有效成分是“阿魏酸”,药典中的规定含量是0.1%,而黄维他们给自己定下的更高的目标0.26%。

  就在黄维检测种子的同时,隔壁展品厅里,来自上海的采购商毛伟林,已经在预订今年的川芎了,每年他们采购的川芎都在200吨左右。

  切片、筛选、重量、色泽,毛伟林看得很仔细。事实上,不只是今天,之前差不多每个月,他都要来基地待上两天。其实,像毛伟林这样的采购商很多,只有亲眼看到是怎么种出来的,他们才能对质量完全放心。

  上海上药华宇药业中药材营销中心经理毛伟林见到我们说,自己不是特意来看川芎饮片加工过程的,其实,自己最担心的是种植基地,以前,自己每个月都要来一次,看一下基地规范种植的情况,是不是按照标准来做,规范的去做。

  怎么实现种植过程的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左建钦特意带着毛伟林,参观正在调试的新系统。30多亩地种植试验田里安装了4台摄像机,可以覆盖每一个角落,全天候地记录大田种植的各个环节。半个月施一次肥,两个月除一次草,通过田里的摄像机,可以能看到整个加工,整理、生产的全过程。

  都江堰申都中药公司总经理左建钦告诉毛伟林,今年5月,他就可以坐在上海的电脑前,观看大田的采挖直播了。虽说,一次性投入资金大,从长期看不但田间管理效率提高,而且。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实现大规模的种植要求。中药产业必须要靠科技来规范种植管理。

  5月收获季,必须选择在晴天,而且要在5月20日到30日十天内完成采挖,否则,

  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含量就有可能会下降。

  左建钦的目标,是产业化。一旦规模化种植,如果还像现在这样靠人工来监督,是不行的。

  川芎种植,要求气温不能超过25度,还需要在微酸性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土壤含水量不能超过85%。这些标准,都需要新的技术和监测手段来实现。

  栀子,也叫栀子花,象征着“喜悦”,栀子的枝、叶、果实都可以入药,有消炎祛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可以做花茶、可以煲汤,是重庆火锅里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重庆巴南山区的楒林村,5年前开始尝试用栀子的标准化种植,现在全村570户人家,终于尝到了甜头。



>>>>【故事3:栀子花开的新标准】

  刘永成一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凤冠山。

  每天清早,打扫完自家院子,他都要赶到凤冠山上的药材基地上班。

  在重庆市打了近二十年工的刘永成,50岁那年和爱人回到了家乡,大城市的工作节奏和压力,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回家来靠什么生活,也挺让人犯愁。

  让刘永成没想到的是,家里原来快荒了的林地,有了大用场。刘永成家门前的自留地,只种一季水稻,足够夫妻俩自己吃。平时上班,基地免费管午饭。

  因为加入了种植合作社,老刘每亩地每年都能拿到400元的租金,老婆每天上班工资50元,刘永成是种植技术员,每天工资80元,夫妻俩一年收入可以达到4多万元,不比在重庆打工收入差。

  基地里,主要种植的是栀子,这栀子,原先村里也种,但种不好。直到刘永成当上了技术员,才明白,要想种出花瓣大、色彩艳、果实重的栀子,得按科学的标准来。

  冬季,基地里3000多亩栀子都需要剪枝、施肥、除草,这样春分后,栀子才能长得壮。

  刘永成他们的栀子产量高,每亩地能产鲜栀子430公斤,每10公斤鲜货能出3公斤干货,去年他们基地产的干栀子达到200吨,全重庆40%的栀子都来自他们这里。村子里在基地干活的,大数是老人和妇女,刘永成在他们当中还算是年轻人。

  刘永成在城里打过工、有知识、脑子活,对种植标准的理解比较快。他一边辅导种植,一边继续摸索经验。刘永成说,剪枝高度不能超过1.6米,这个高度方便采摘花果,也利于,栀子吸收地里的养分,种植行距2米。株距1.5米,这样方便栀子通风,通阳光,产量高。这些剪枝、种植技术都是跟着种植企业的业务员学习的。

  栀子是常绿灌木,如果枝条太密,不仅通风差,而且阳光也很难照射到所有的叶片,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栀子的开花和结果。

  栀子耐旱、怕涝、喜湿,适合在微酸性土壤的坡地种植,山上这40多万株的栀子,都是按标准前一排与后一排交错栽种的。

  每年5、6月份是栀子的开花季,每年10月是栀子果的采摘季。

  基地负责人姚昌军想赶在今年开花季之前,把实生育苗、扦插育苗的对比试验做完,整理出相关的育苗标准。这已经是他们进行育种试验的第6年,每年他们都要为此投入100多万元。

  重庆安彤农业开发公司董事长姚昌军,在田里讲出了育苗的标准,每年7月20号,栀子会发出新芽,选两叶一芽,长度10公分把它扦插到田里,搭起防晒网,地膜,这样可以起到保水、保湿,防晒,育苗成活率超过95%。

  申明亮是姚昌军请来的育种专家,有着3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经验,他所在的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四川南川常山药物种植试验场,是国内最早的中药材种植研究机构。

  在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研究员申明亮看来,国内的中药企业,以前就是粗放型种植,没有什么技术标准。现在企业与他们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制定规范的创新育苗标准。以前是实生苗,现在,研究出用截枝以后,进行扦插缩短了栀子的生长年限,提高了栀子的产量和品质。

  所谓实生苗,也就用传统的种子撒播方式在地里育苗。此时,田里10个月的实生苗虽然已经长到了40厘米,但出苗的高度参差不齐,这主要是因为幼苗独根,很难吸收到田里更多的养分,移栽后成活率低不说,幼苗抗病虫害弱、产量也低。

  培育“种株”,是扦插育苗的关键。挑选扦插苗,必须选枝叶茂盛的栀子树,每一株都会事先系上标记,被选中的做育种用的栀子树,采摘后不会结果实。

  申明亮的种株田,在全国筛选好的栀子品种,培育的药效含量高、产量高、抗病虫害强的栀子种田。

  种植基地里,我们遇到了一位老年游客,老人每年都要从外地来这里居住养生,栀子树下的草鸡,大山里的中药材,都是他养生的食材。

  老人看中的养生和旅游,也是姚昌军想做的,栀子除了入药,还能开发成食品、甚至能做染料,作为观赏用花,搞观赏旅游都能拉出丰富的产业链。

  不过眼下,怎么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与加工,依然需要进一步摸索。采摘、晾晒就是其中一关。下午,村民们将栀子果拿出来晾晒、挑选,准备送到中药饮片厂进行炮制。程宏负责栀子果的质量监控。采收栀子果,也是有标准的。

  果实要饱满,色泽要红艳,重庆安彤农业开发公司质量总监程宏,耐心教会村民们烘干技术,烘干要求90度,3个小时。二次烘干60度,30个小时。烘干以后,还要再进行挑选。

  此时,姚昌军也忙着另一件大事。他希望企业的扦插育苗标准能早日成为国家标准,最关键的一步是通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测试。

  现在姚昌军,已经山里的3000多亩栀子基地,全都是采用扦插技术培育,他们不仅有自己的栀子育苗技术和标准,而且还把新的栀子育苗技术,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中药材标准的研发制定,这是最让李隆云欣慰的事情。

  重庆市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李隆云强调说,研发中药材标准,花费一般在200万元,而且,还要品种标准涉及的范围、生长的年限等情况,研发中药材标准的费用还会增加。

  李隆云给我们对比了两个数字,重庆中药材种植业,目前,有种植规模的品种,就有50多个,但已经拥有地方标准的只有38个。

  这也是他最关心的,中药材整个质量标准控制当中,如果缺少了源头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的推进工作,难保证后面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所以中药材标准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性工作。

  目前,昆虫用在我国中医药的有300种之多,有300种之多,像蚂蚁、蜜蜂、蟑螂、螳螂都能做药。有一种昆虫药,它叫美洲大蠊,当地人叫它“美蠊”。它长得和咱们常见的蟑螂很相似,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昆虫,追溯起来他们出现的年代甚至比恐龙还要早,据今已有三亿五千万年。

  “美蠊”入药,有活血、治疗毒疮的作用,以前只能是在山区野外捕捉,不过这位叫吴绍良的人,不但搞起了人工养殖,还把养殖标准申请了国家专利。



>>>>【故事4:冷门投资的“养虫人”】

  白色的厂房,半圆的窗户。屋顶上的太阳能,还可以为基地提供热水和供暖,清洁、环保的设施,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是养殖着100吨“美蠊”的基地。

  40厘米宽的一圈水沟,像护城河一样将厂房围在中间,工人们正在将小鱼倒进水沟里。

  腾冲市福德生物资源公司总经理吴绍良,正在将两盆小红鱼倒入水沟,小鱼是老吴防范“美蠊”溜号的重要武器。

  在建这栋养殖车间的时候,老吴就特意修了这条水沟,来防范有美洲大蠊逃逸,只要“美蠊”跑出来就会掉进水沟,而沟里的小鱼早就守候多事了。

  整个养殖房墙面距离地面50厘米的位置,都设计了长方形的小窗户。厂房里34间虫房,350多个小窗相互连通,用于通风,调整虫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理想的虫房温度要控制在26度,湿度控制在75%。

  老吴,十几年前就开始尝试“美蠊”人工养殖,最初,搞冷门投资养殖“美蠊”,就是看好它未来的市场需求大,虫源是他上山捕捉野生的“美蠊”,自己研究繁殖,这些虫房,都是他摸索着设计的。

  老吴早期只是用塑料箱养殖“美蠊”,箱养就只为了防止“美蠊”生病后的传播,塑料箱的养殖成本非常高,一个养殖箱就需要150元,自从老吴他们研究出美洲大蠊的饲料配比,“美蠊”发病的几率就基本没有了,现在老吴他们不用塑料箱,转为在架子上放养,“美蠊”生物养殖成本节约了近10倍。

  “美蠊”要想长得好,吃得好极为重要。老吴用了5年时间,研发出了食槽养殖实用专利。

  他将小面积、高成本的箱养,改为木芯框架室内散养,木芯由18片三合板组成,一个木芯可以养殖3公斤“美蠊”,每平方米可以养殖11公斤的“美蠊”。

  喂食槽是老吴的发明专利。一边放食物、一边放水,为了防止小虫掉入水槽中,他们将水槽改小,方便小虫喝水。

  食堂里,工人们正在给“美蠊”做饭。这里每年的饲料量消耗,将近1000吨。

  怎么能把“美蠊”喂得个头大、不生病、药材含量高,饲料配比是个关键。

  其实,老吴他们的饲料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地方,主要是玉米、豆粕,白糖、小麦、小鱼杂等。但的就是饲料的配比,吴绍良研发了近6年。饲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美蠊”没有胃,是一个直肠的昆虫,“美蠊”吃下去以后,如果不消化,不吸收,就很容易得病。现在,老吴不但研发出自己的饲料配比,而且,还获得了国家的专利。

  这玉米、面粉、豆粕、鱼粉、缅甸白糖,到底怎么配比,老吴说这得保密。只透露,单是用75度的温水来烫熟饲料粉,为了找到这个温度值,他就尝试过好多次。

  “美蠊”的食堂旁边,就是制药烘干车间,工人们把木芯里的“美蠊”倒入70度的水池,温度高了药效会流失,温度低了美蠊会跑掉。

  沥水后的“美蠊”,被送进烘干加工车间。

  “美蠊”有两根长长的触须,周身坚硬的外壳,它们喜欢在黑暗中生活,一见到光就四处逃窜。它们的生命力很强,即使在真空环境下“美蠊”也可以存活10分钟左右。

  温水捕杀,其实只是让它们暂时昏过去,必须尽快放入烘干箱,加工成中药材。这里每年要生产近120吨的美蠊干品的中药,占全国销量的四分之一。

  烘干机每天大约可以加工350公斤的“美蠊”干品,车间里的设备是老吴他们投资7万元,用茶叶烘焙机改装的。因为需要连续高温烘干,很多设备都达不到标准。

  加工机械中,就没有针对养殖“美蠊”加工所需的设备,吴绍良改装的高温烘干机,可以连续工作5个小时不停。温度可以保持在65度到70度之间,里面的托盘还可以旋转,使的烘烤过程当中,温度比较均匀,如果温度低了,“美蠊”就达不到干燥标准。温度高了会破坏“美蠊”的药用有效成分。

  基地附近徐家湾的村民们,现在几乎都在基地上班,忙起来节假日都不休息。杨云丽5年前本想来基地打零工,最初的顾虑是看到虫子有些害怕,而现在,她已经是养殖车间的负责人了,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

  杨云丽,第一天来上班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来养殖美洲大蠊,开始小杨很害怕,觉得很恐惧,见到“美蠊”就会恶心,害怕,有一种恐惧、心里面总觉得“美蠊”会咬人。但慢慢的小杨就对“美蠊”比较熟悉了,觉得“美蠊”跟自己家到处乱跑的蟑螂不一样。

  “美蠊”喜湿、怕冷、夜间出来觅食,虫房里特地安了暖气。

  “美蠊”是种敏感的动物,生存空间不足、环境喧闹都会造成惊扰。

  最重要的是喂食,如果不能按时喂食,“美蠊”就会把卵吃掉。这也是小杨他们,最辛苦的一项工作,一边给直肠子的“美蠊”喂食,一边得及时清理排泄物和卵荚。

  有趣的是,小杨家养的鸡,双黄蛋是一个蛋壳里面是有两个黄蛋,而“美蠊”的虫卵是连体的两个蛋,两只虫卵是连在一起的,家里养的鸡一天,只下一个鸡蛋,但是“美蠊”下一枚蛋,必须要7天。

  人工繁殖“美蠊”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美蠊”成活最多8、9个月,养殖“美蠊”老吴最初的虫源,全都来自自己家的小规模繁殖。

  每只虫卵最好时,可以孵出24只小虫“美蠊”,“美蠊”6个月就已经是成虫。最多生长期只有9个月。

  卵荚的孵化房在厂房的最里面,房间里放置了自动电热炉,杨云丽每天三次来给卵荚喷水,保持湿度在90%,温度在28度,房间里有自动电炉子,到了28度,就自然跳闸。低于28度,就自然加温。

  只有这样幼虫孵化率才能达到92%。而这些标准,都是老吴他们用了十多年才摸索出来的。 “美蠊”的卵荚经常混在排泄物里,需要用筛子筛、用风机吹,这还只是第一步。

  老吴向来参观的企业负责人和专家介绍,自己投入5万多元,研发卵荚标准筛选设备,

  周晓东是一家西药制药厂负责人,2年前,周晓东他们出资收购了老吴的养殖基地,做西药的怎么会这么看好中药呢?原来,周晓东他们是想把“美蠊”提纯,做成注射剂,推向海外。但要想走向国际市场,首先就得实现标准化生产。

  实验室里,研究人员要给每一只成品“美蠊”称重。

  两年来,周晓东他们在“美蠊”标准研发上,已经投入了近千万元。但动物药的标准形成,要远比植物药困难得多。

  四川科伦药业副总裁周晓东说,“美蠊”养殖在选种,在育种,在生产的工艺,以及制剂标准方面,都形成了完整的一个标准的养殖体系,这就能帮助中国药企向外商,很好地介绍中国的中医药。过去没有这个标准养殖的时候,周晓东他们跟外商在介绍美洲大蠊的时候,外商就很难理解一只小小的昆虫,怎么能变成中药来说清楚清楚。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解释说,中国中药的标准,一直是处在一种探索和徘徊阶段,中药标准的难度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中药品种多、地域广。特别是动物类、昆虫类的中药标准制定的独特性,它从排卵、繁殖、生长,一直到原料,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动物类中药的标准制定,确实是难于植物类种植标准。但是今天,中国中药标准的制定,对中国来讲确实到了一种迫于眉睫的阶段。

  我国每年出口的中药材超过200亿元,中药中国标准的建立,眼下才刚刚起步,从育苗到育种,从采摘到加工,几乎每个环节的标准制定,都需要科学技术和研发的支撑,都需要市场力量的推动。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 

原标题:中医药产业新机遇!“中药标准”出世引领国际市场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