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井泉点名「消癌平」,5000中成药或将改名

山东光华药业

5327个药品都改名的话,如何了得?但,该来的还是回来的,瞧,这次毕局长点名了!那么,消癌平该改什么名字呢?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文:云中鹿


今天(2月27日)上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介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对于正在征求意见的中成药通用名命名技术守则,毕井泉举例说:


“比如有一个药名叫消癌平,那么你消的是什么癌症呢?如果吃了这个药都能够把肿瘤消掉了,那外科医生也不用做手术了,科学家也不用研究抗癌的药物了,回家吃消癌平能治得了癌症吗?还有些药名存在类似的问题。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辨别的能力,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够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介绍药品知识,特别是基层。”

 

据查,目前国内“消癌平”系列产品有消癌平片消癌平糖浆消癌平胶囊消癌平口服液消癌平颗粒消癌平丸消癌平咀嚼片消癌平滴丸消癌平软胶囊消癌平注射液。这些产品涉及117个批文。

 

毕井泉表示,药品名称是药品标准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原因,有些中成药名称存在着夸大和暗示疗效、误导消费者的问题。规范中成药的命名,重点是整顿夸大疗效、暗示疗效以及用语低俗的命名。


对于命名不规范的情形,将结合标准提高再注册等工作逐步规范,对确需修改的名称,也会给予一定的期限来逐步过渡。

 

前不久,就在今年1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把“科学简明,避免重名”,“必要、合理”,“避免暗示、夸大疗效”和“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四项作为中成药命名基本的原则.


并明确提出,名称中不得含有“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宝”、“灵”、“精”、“强力”、“速效”、“御制”、“秘制”等词也因有“夸大、自诩、不切实际、溢美”的成分而不得使用。目前,征求意见已于2月15日截止。

 

此意见一出,引来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热议,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常备药改名后不习惯,有些药企则建议老字号药品不宜贸然改名,否则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效应大大损失,而专家们也认为改名不宜一刀切,要统筹兼顾。

 

据查,在CFDA药品数据库国产药品一栏中,输入部分不能提的字样可检索到几千个药品批文,其中光名字中含有“灵”字的药品名称就有2000多个。据统计或将涉及改名的多达5327个。

一些上市药企包括同仁堂、贵州百灵、云南白药、中新药业、华润三九、天目药业、神威药业等企业的药品可能受到影响,作为中医药大省的广东也有几百个药品卷入改名风波。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近1/3。庞大的产业规模,也使得中成药改名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主管部门就已提出对中成药命名进行规范。1997年,由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明确提出了中药、化学药品、生物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诊断药品的命名原则。此次意见稿的命名新规正是依据通用名称中提出的各项原则。

 

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至20册颁布执行后,一旦发现部分品种名称存在同方异名和不符合命名原则问题,国家食药监局往往也会要求相关药品加以改名,比如2000年4月,食药监部门就曾要求一款叫“降脂灵胶囊”的中成药改名为“脂脉康胶囊”。


2014年食药监总局成立科技组,专门研究中药古代方剂命名的特点和规律,起草了中成药命名的技术指导原则。

 

CFDA表示,中成药改名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严格规范。对已上市中成药中,名称中存在夸大疗效、含迷信和低俗不雅用语的,要求企业重新命名。


二是分类实施。对已上市产品和新申报产品予以区分。对已上市中药,拟区分属夸大、暗示疗效还是属于命名不规范,对不规范问题将循序渐进予以处理。


三是合理过渡。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产品更名后采取适当的过渡措施。



医药云端工作室为您提供决策参考:

  • 《中国药品采购政策研究报告(2015-2017)》

  • 中国医保政策研究报告》

  • 《分级诊疗下各级医疗的现状、趋势研究报告(2016)》

  •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趋势观察报告(2014-2017)》

  

以上深度报告,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获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