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多喝服水、不舒多喝水?记住!患这些病千万别多喝热水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感冒了多喝热水”“肚子疼多喝热水”“不舒服多喝热水”……生病了总会有人劝:多喝热水。水似乎成了“万能药”。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么,生哪些病需要多喝热水?哪些病又不适合多喝热水呢?

 


患这些病时适合多喝水


01

风寒感冒


此时多喝热水,不仅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抗击病毒,还能补充水分,有助于退烧。


02

肺炎


热水的作用是让药物快速到达病灶部位,消除炎症


03

感染性腹泻


多喝热水能够防止脱水


04

胃肠道痉挛


受凉、胃肠道蠕动造成的胃肠道痉挛,多喝热水能缓解痉挛、疼痛的症状。


05

原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


多喝热水有活血化淤、缓解疼痛的作用。其他合并器质性病变的继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畸形等,多喝热水反坏事。



患这些病时不能多喝热水


风热感冒


应多喝凉水,还可以多吃西瓜等凉性的食物,滋阴去火。


咽炎扁桃体发炎


热水会刺激发炎部位更加肿胀充血,凉水是较好的选择,水中加蜂蜜也有助于缓解病情。


有些药不能热水送服


以下药物在服时,水的温度不应超过40℃。


维C泡腾片


维生素C的性质不稳定,用开水冲泡会引起氧化分解,降低药性。


挥发性中药颗粒


由于金银花、薄荷、藿香等中药含有药用的不稳定挥发油,遇热易挥发和分解。


消化酶类药


消化酶类药如复方消化酶等遇热易凝固变性,会使药效减弱或丧失。


活菌药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等不能耐高温的药,遇热水同样会使药效降低。


阿莫西林


遇热不稳定会形成高分子的聚合物,服用后会引起类似青霉素过敏的症状。


日常多喝热水的7大好处


减肥。热水是伟大的保持健康的新陈代谢,这是你想要,如果你想摆脱几公斤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用踢的热水和柠檬玻璃开始在清晨你的新陈代谢。作为额外的奖励,热水将有助于你的身体分解脂肪组织(又名身体脂肪)。


用鼻和咽部充血助攻。喝热水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补救感冒,咳嗽和喉咙痛。它化痰,也有利于从呼吸道中删除它。因此,它可以从一个喉咙痛提供救济。它还有助于清除鼻塞。


月经来潮。热水也可以帮助减少月经来潮。水的热量对腹部肌肉镇静和舒缓的效果,最终可以帮助治愈痉挛和痉挛。


身体排毒。热水是梦幻般的,帮助你的身体排毒。当你喝热水,你的体温开始上升,这将导致汗。你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因为它有助于从你的身体释放毒素,并妥善清理它。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饮用前加入柠檬汁。


防止早衰。还有,你应该要清除你体内的毒素一个原因:他们让你衰老得快。此外,喝热水有助修复皮肤细胞,增加皮肤的弹性,并受到有害自由基。随后,损坏的皮肤变得更光滑。


防止粉刺和丘疹。为你的皮肤带来的好处还是络绎不绝。热水深层洁净你的身体和消除痤疮相关性感染的根源。


头发健康和有活力。喝热水也不错获得柔软,有光泽的头发。它激励你的发根神经末梢,使它们活跃。这有利于取回你的头发的自然活力,保持它的健康。


那么,烧开水时都有哪些讲究呢?


烧开水的正确方法


平时烧开水,只是把水中的微生物杀死,把水烧开是最好的灭菌方法。但水中微生物的排泄物,尤其是致病菌被杀死后所释放出来的内毒素,在100℃是不能被杀灭的,因此应在水烧开2~3分钟后再关火。


烧开水时,当水烧到接近100℃时,应把壶盖打开,让水中部分残留的挥发性有机物挥发出去,烧开后2~3分钟后再关火。


由于输配管道和储水箱的二次污染问题,所以在自来水管道内存放过久的水不宜直接烧开饮用。清晨应打开水龙头,将水放流5~10分钟后再烧开饮用。流出来的自来水可以用来清洁地板或厕所等。另外,您还可以把水放在容器中自然净化和沉淀后再烧开饮用。


水不能反复烧,最好现烧现喝。反复烧开的水是“千滚水”,是死水,饮用后会加速人体衰老。水存放的时间过长,会受到外界污染,而且隔夜水易老化形成死水。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过夜水是一定不能喝的哦。


过夜水的危害


不少人家里都有个盛水的凉瓶,里面的凉白开水可以随时喝。但是,这种方便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如果当天没有喝完,一定要倒掉。


这是因为,久置的开水中含氮的有机物会不断被分解成亚硝酸盐,同时,难免有微生物的介入会加速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亚硝酸盐对身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它具有很强的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会妨碍血液正常的运氧功能。所以,开水最好当天喝完。


此外,现在很多家庭习惯饮用桶装水,看似密封良好的桶装水也应在三四天内喝完。因为,桶装水打开时间久了,细菌会顺着进水口溜进去,而且饮水机在出水时会形成负压,还不可避免地吸入部分空气,而空气中的细菌及微生物也会“乘虚而入”。如果不在短期内喝完,细菌就会超标,纯净水便不再纯净。


喝热水好处多,还要健康饮用水哦。


扫描二维码关注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本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敬请关注!



来源:家庭医生网

编辑:刘玉蛟——服务中心

审稿:张    艳——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