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中药材》 张兰兰[1];林敬明[2];吴忠[1]
摘要:
钩吻,又名大茶药、断肠草等,是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叶及全草,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1],性温,味苦、辛;有大毒.[2]记载:"入人畜腹内,即贴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云:"胡蔓草,叶如茶,其花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由此可见,钩吻有剧毒,误食少许即死.民间应用一直以外用为主,忌内服,多为捣碎或研末调敷患处,亦可煎水洗或烟熏.中记载其功用为"破症积,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近年来,我国对钩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其化学成分的逐渐了解,已从过去的仅供外用发展为现在临床上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治疗神经痛、局部用于扩瞳等作用,现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钩吻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用 , 研究进展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基于化学成分稳定性的钩藤药学研究进展

    钩藤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一些著名中药复方的主药。历代本草文献有钩藤入煎剂需“后下”的记载,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钩藤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不稳定性。钩藤生物碱的不稳定,为钩藤的研究与应用带来诸多问题,如历版《中国药典》均...
  • 古钩藤的研究概况

    对古钩藤在本草考证、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通过检索古钩藤的研究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为古钩藤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药材鉴别上,可以从原植物形态、显微鉴别、吸收光谱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古钩藤...
  • 古钩藤研究发展现状

    对近年来有关古钩藤的生药鉴定、植物分子生物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性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对古钩藤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土茯苓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