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井水西瓜

云梦中医院



进伏后的温度一天比一天高,很早就天亮了,早8点就能感受到明晃晃的太阳,中午更是上烤下蒸,如头顶一盏千瓦的白炽灯,晚上九点地表的余热继续发挥威力,无风的时候,整个宇宙如同蒸笼……


我们或有幸成为白领,呆在24小时带有中央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虽累,但对热的感受只限于上下班的路上,我知道还有很多工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工地脚手架上的建筑工,高温嘈杂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因为热能不工作吗?不能!

 

40年前的某个夏天中午,我只是一个天真的小孩子,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知鸟在枝头鸣叫,树叶经数日的炙烤后,无精打采的垂下了头。妈妈终于扛着锄头,全身汗透地回来了,手里还报着一个绿色青条花的大西瓜。


我们知道大人劳动的辛劳,大哥赶快就去提井水,老奶奶颤颤巍巍地把煮好的简单饭菜端上桌。妈妈说,菜地都干了,一天要浇两次水,西瓜好的也卖得差不多了。


因为家里没有自行车,几个哥哥自己愿意通过种西瓜,卖西瓜的钱去买一辆。因为有动力,他们都很用心,从种苗、施肥、埋藤、开花授粉,浇水每一步都参入,在大人的带领下,学习种瓜。在农村,要想瓜果更值钱就得赶早上市,越早越值钱。


因为天干,就得更辛苦的浇水,我们的瓜都是施的农家肥,终于在一个不太早的日子里上市了。瓜的味道格外甜,整个暑假他们三兄弟每天轮流上街买瓜,用板车推到集市上,价格很便宜,大概2毛一斤,论个卖,若有时间和耐心就切成数块,一块五分或一毛,这样就更好卖,也能稍多卖些钱,在那时还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集镇上卖瓜,有时卖瓜的人比街上的行人还要多。如能送到大一点的镇上去价格更理想。


哥哥们,每天忙忙碌碌,出出进进,一个月过去了,大概卖到近两百元钱,能买到一辆载重自行车,可以驮货,驮人,骑着这辆高大的自行车行走在蹦蹦跳跳的土路上感觉很拉风,这在当时也是少有的物件。


虽说瓜都卖了半月了,我们全家很少能分享一个好的瓜,了不起吃些看起来卖相不好的歪瓜。中午的西瓜都晒热了,用井水浸泡过的西瓜吃起来更美好,只有等到下午一家人齐了,我们才分享这个自己的劳动成果:专用大长刀,把西瓜切成一丫丫,鲜红的瓜瓤,点缀着几粒黑黑的西瓜子,薄薄的翠绿的西瓜皮都吃得进去,甜蜜多汁而凉爽,就像甘泉水流进了心田,至今都让我回味!



如今,吃着西,我常常想,40年前的夏天难道不热吗?生在农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年两季,稻谷和小麦,还有各种经济作物,棉花,瓜果,烟叶等,什么季节都得劳作,冬天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夏日烈日当头,皮肤晒得脱皮,发热发痛,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也为了孩子们能读书,穿衣,将来能跳出农村,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所有的农村人都不辞劳苦,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物质匮乏的年代,条件越苦,才能感受到哪怕一点点甜,所带来的喜悦和幸福感,比如能吃一个井水浸过的西瓜,咽一碗刚从菜地採回来的蔬菜,果树上摘下的果子,过年才能穿的新衣服……

 

社会进步,环境改善,条件好了,衣食不愁,我们可以吹着空调,吃冰镇西瓜,旅游度假,享受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优越。但我们的孩子们放假了,有多少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天热了,他们吃喝玩乐,都在斗室之内,手机不离身,看到这些,我不禁在想,难道这就是我们能撑起明天的一代人吗?


有多少学生被手机电脑害惨,他们把虚拟的世界当作真实的,把真的社会实践当作任务,不情不愿。有多少孩子自己会洗衣做饭这生存的第一本领?有多少孩子在今天还会因为吃点什么带来莫大的幸福感?社会进步,我们更应该培养出来与之相匹配的全面人才,而不是单纯享受父母带给你们的各种优越物质条件,要审视自己的位置,把这种优越起点变成自己成长的基石。


时代变了,物质不再是第一需要,精神文明才是社会人的追求。家长再不能把条件好了,当作不用孩子再去奋斗的原因,而是要有时代紧迫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生息。如此下去,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才进步了!当你因为别人的需要,幸福感才会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