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临床急需新药“正大光明”进来,病患群体挥别“药神”

新浪医药

文丨有话药说

投稿邮箱:yiyao@yidu.sinanet.com

    

声明:本文为新浪医药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浪医药保留追责权利。


9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依库珠单抗注射液(Eculizumab Injection)进口注册申请,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和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aHUS)。PNH和aHUS属于全球罕见疾病,依库珠单抗注射液通过抑制补体途径免疫反应控制上述两种疾病的病情。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专题研究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进口问题,提出对治疗罕见病的药品和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的部分药品简化上市要求。


8月8日,国家药审中心(CDE)发布了《关于征求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名单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加快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进入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近年来美国、欧盟或日本批准上市新药进行了梳理,重点考虑了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但在我国尚未上市的用于罕见病治疗的新药,以及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或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共遴选出了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近日获批的依库珠单抗注射液便位列其中。


在笔者看来,此次遴选的48种临床急需新药,有三个特点:

  • 药物治疗领域广,临床需求迫切;

  • 罕见病用药得到极大关注;

  • 药物够新,临床优势明显。


图1  48种临床急需新药治疗领域分布


首先说第一点,根据CDE发布的名单,笔者就其治疗领域进行了统计,包含近15个治疗门类,如图1所示。其中,抗肿瘤用药、免疫系统皮肤病用药以及心脑血管用药位居前三位。庞大的人口基数,加速的老龄化趋势,使我国成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大国。据统计,2017年中国癌症发病约占世界的22%,肿瘤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所以,中国面临着迫切的抗肿瘤治疗需求,药监部门主动引进国际上抗肿瘤新药,是对这种需求的积极回应。


就具体情况来说,肺癌在中国男性肿瘤发病率中居首位,在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位。此次引进的新药名单中,就包括来自日本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中外制药)的Alectinib Hydrochloride(艾乐替尼)。Alectinib为第三代ALK激酶抑制剂,其适应症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对现有治疗克唑替尼耐药患者仍有效,与克唑替尼比较的研究显示本品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25.7vs10.4),有突出临床优势。


对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此次引进的新药名单中包括来自美国CELGENECORP公司开发的Enasidenib mesylate。Enasidenib是全球首个批准的针对IDH2突变的成人AML患者的药物,IDH2突变在AML中大约占17%。对于复发难治的AML目前尚无标准的有效治疗,国外研究显示本品在具有IDH2突变的复发难治的AML中获得23%的完全缓解率和8.2个月的缓解持续时间。


图2  48种临床急需新药中罕见病用药占比


罕见病用药得到极大关注。此次遴选的48种临床急需新药中,有多达25个是针对罕见病,占比超过50%。如图2所示。惠及的患者群体包括型黏多糖贮积症、肺动脉高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症、戈谢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冷吡啉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穆-韦二氏综合征等。


对于罕见病患者来说,孤儿药是“保命药”。目前的医疗条件下,罕见病患者大都需要终身服药,但孤儿药“断供”的新闻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罕见病种类多、病患群体少而分散,单个孤儿药市场规模有限,久而久之,小品种药物走向“销声匿迹”;二是,中国孤儿药自主研制市场几近空白,主要依赖进口,药物供应的不可控因素很多。结合我国医药工业的实际,加快国际孤儿药引进步伐以及大规模的孤儿药仿制是尽快满足我国庞大罕见病群体的现实路径之一。


近年来,我国罕见病保障不断推出新举措,孤儿药入医保目录,罕用药优先审评审批,国家出台罕见病目录,以及此次临床引进临床急需新药名单对罕见病用药的支持。


图3  48种临床急需新药上市年份分布


这些药物“够新”,临床优势明显。此次遴选的48种临床急需新药中,90%为2010年以后上市,60%近五年期间上市。如图3所示。可以说,这些药物都是医药研发领域最前沿、最具临床收益的代表。它们有的作用于最新靶点,有的代表了最新的治疗理念,有的则填补了治疗空白。在介绍它们的时候,多被冠于“首个”。比如,美国Merck Sharp & Dohme Corp.公司推出的PD-1单抗Pembrolizumab。Pembrolizumab于2014年9月上市,是美国首个批准的PD-1抑制剂,在多个肿瘤中均显示了疗效,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一、二线治疗均证实了长期生存获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遴选的48种临床急需新药中,36个来自美国,9个来自欧洲,3个来自日本。美国本土医药工业的创新能力可见一斑。


引进国外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新药一方面为中国患者带来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会破除创新药在中国面临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国内药企研发创新的动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立场。

推 荐 阅 读

▷ 扒一扒广州GPO究竟埋了多少坑!

▷ 时评丨你可以辞职啊,为啥要举报药企?

▷ 里程碑批准!和记黄埔呋喹替尼最全解析


一起搞事情

欢迎投稿爆料提供新闻线索


电话:010-61934050-812

邮箱:yiyao@yidu.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