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解析:讨好是一种病吗?

燕赵卫生动态

讨好是一种病吗?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词语“讨好型人格”,从心理学九型人格理论中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助人型人格”或“给予者”,“讨好型人格”既不是一种人格类型也不是一种人格障碍。那么“讨好”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呢?

说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早些年郭冬临的一个小品《有事您说话》,小品里面郭冬临扮演的角色对于领导、朋友的请求从不拒绝,即使自己去火车站整宿排队也要满足他人的要求,对于他人给予的一点点的回报送他一个牙刷他也会激动很久,对这种情况是自己也难受,家人也不能理解。他就是典型的一个讨好者的形象。这种现象有心理学家称为“好人综合征”。

 “讨好者”的表现

1.内心敏感,富有同情心,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或自以为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

2.责任心强,经常不自知地超时工作。

3.乐于助人,从不轻易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在不得不拒绝了对方的情况下会觉得非常的愧疚与惶恐。

4.习惯于跟随他人的意见,在和别人意见不同时,会尽量避免说出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往时倾向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总是试图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没有攻击性的好形象。

5. 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很少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说是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害怕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感觉自己承受不起他人的帮助与恩惠。

6. 在社交中总是想着自己会给对方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说哪些话合不合适,导致无法坦然的表现自己,让他人看起来很不自然。对社交中争吵、尴尬、意见冲突等负面的状态会十分的不安,总想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7.缺乏底线和原则,非常能够容忍或者说是意识不到别人在客观上对他的“逾规”行为。好处是轻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而建立亲密关系,坏处是因得不到同样的回报而痛苦。

听起来这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好人形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讨好”这个问题?

在《讨好是一种病》(The Disease to Please)一书中提到的一个误解:人们觉得讨好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一些适应不良的讨好者,在生活中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借着“做个好人”、“以他人的快乐为快乐”的名义,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成瘾,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讨好者的一些心理问题。

当这些行为引起了你或者周围人的不适、想停下来却停不下来时那么你就要引起注意了,你可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走出这种困境。

如何改变?

那么,如何停止讨好? 首先,我们先看看讨好者们的内在心理:每一个讨好者都渴望别人的感情,愿意付出爱给别人,迎合别人的期望,如果看到别人满足的接受,才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最大期望是得到所有人的喜爱,最害怕的事是没有人爱他,基本困境是我若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没有人会爱我。

以上我们可以找到讨好者的不合理信念:必须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我。如果有人不喜欢我,我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一般采用认知行为治疗。

首先,觉察。承认及了解自己的“讨好模式”,接受自己的现状。明确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用什么样的方式讨好他人?在讨好的时候,自己的感受和动机是什么?

自我的觉察,关注自己的需求和这样做引起的不适。简单说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尝试决绝他人,体验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原因。

其次,行动。唯有行动是令你实实在在改变的唯一方法,不要幻想着仅凭看看书,做做思考你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最后,时间问题,转变所需要的时间要比你所想象中的长得多,

改变的过程也会有煎熬和焦虑。潜意识中你会想只要熬过这一段漫长的时间,改变就会自动降临到我的身上了。事实上你能否改变只取决于你为改变付出了多少,你为改变做了哪些努力,否则无论你熬过多么漫长的时间,都不会有任何作用。

这个过程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寻求外界帮助,比如心理咨询。

总结:

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交网络环境,无形中放大了我们被人评价的范围,你每天在朋友圈发的内容,期待着别人给你点赞,期待着得到别人认可,所以被人喜欢这个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

我们要明白想从付出中得到爱是不容易的,得到别人的爱唯一方式是你先要爱自己。(供稿人:秦皇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铮 贾铎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