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曾经看病不知挂哪个科的人,都悄悄收藏了这份“挂号攻略”

四川卫生计生监督

四川卫生计生监督

执法为民,护卫健康!



生病时本来身体就不舒服

如果等了半天

进了诊室才发现自己挂错号了

需要重新挂号、排队,心情一定很郁闷


面对医院越分越细的科室,很多人不知该看哪个科。今天我们就一起梳理一下最容易挂错号的科室,帮你以后少挂冤枉号,获得及时的治疗。


一表梳理容易挂错号的病


容易挂错号,大多是因为多种疾病可能引起同一种症状,一般人难以辨别。



主要病症 伴随症状 最佳科室
眩晕 头晕与头的位置改变有关,例如躺下或翻身就感到天旋地转 耳鼻喉科
天旋地转,站不稳,有时甚至意识不清,眼球乱转 神经内科
昏昏沉沉的,心里特别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就觉得难受 心理科
晕的时候脖子特别疼,摇头晕得更厉害,可能伴有手麻、脚麻症状。 骨科
晕的时候心前区疼痛、心慌、心脏不适 心内科
经常熬夜、天天看电脑或打游戏,用眼睛过度时出现晕的感觉 眼科
面色苍白 血液科
头痛 伴有眩晕耳鸣,或者鼻塞、流涕 耳鼻喉科
一侧头痛,疲劳、紧张时加重 神经内科
高血压的人突然头疼 血管内科
外伤头痛 神经外科
肚子疼 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 普通外科
腹痛伴有反酸、呕吐、腹泻 消化内科
腹痛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 泌尿科
女性,停经后发生急性腹痛 妇科
上腹痛且放射至肩膀 心内科
胸痛 心口或胸前疼痛,放射到肩膀,有压迫感 心内科
固定位置持续疼痛 疼痛科
乳腺不适 女性乳房疼痛、结节 乳腺外科/普通外科
男性乳房疼痛 普通外科/内分泌科(肥胖者)
腿疼 仅某一关节肿、疼 骨科
两侧关节疼同时发作 风湿免疫科
腿肚肿胀,按压更疼,走路疼休息能缓解 血管科
牙疼 发炎上火牙龈肿 口腔科
牙疼+脸疼+鼻塞 耳鼻喉科
经常运动后“牙疼” 心内科
儿童肥胖
内分泌科
失眠 压力大、焦虑 精神心理科
睡不着、睡不香 神经内科
打呼噜 睡觉打呼噜,偶尔还“暂停”三五秒 呼吸科/耳鼻喉科
过敏 皮肤瘙痒、鼻塞流涕 变态反应科/皮肤科



学几招,看病少走弯路


为避免挂号时走弯路,可尝试这样做。


1

 提前“查资料”


看病前可通过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了解应看什么科室,找到最合适的专家,但是在网上查找信息时要注意甄别广告。



2

 首诊选社区医院


第一次看病可以先到社区医院,如果到大医院看病,可向导医人员咨询。


3

 先挂综合科室


挂号时,可以先挂综合科室的号,如大内科、大外科、骨科、心脑血管科等,并听从分诊人员的安排。



4

 提前预约

目前,多数医院已经普及网络预约挂号,就诊前可先在网上预约或拨打“114”电话预约。


在各医院的官网上,通常有“预约挂号”的指引,大家也可通过官网或找到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或电话进行预约。


聪明看病掌握9个技巧


看病时,掌握一些技巧,能节约时间和金钱。


1

相关检查单按时间排序

  

就诊前要准备好病历、就医卡、医保卡、身份证,近期的检查结果、化验单等最好按时间排序,便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


初诊可以选择周四或周五,一方面,周一到周三每天上午11点之前是相对就诊高峰期。

另一方面,不少专家多周一、周二出诊,周四、周五完成初诊的各项检查,如需进一步治疗或重要决定,方便预约专家号。



2

第一次看病不必挂专家号

  

有的人一到医院就直接挂专家号或特需门诊。其实,医术精湛的专家也不是看一眼就知道你的病情,而是需要结合检查来判断。



如果是普通疾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等,可先在普通门诊做完基本的化验检查,只要不是急症,可以在普通门诊治疗。


遇到治疗效果不好或是疑难杂症,才需要将普通门诊的相关检查做完后,再寻求专家的帮助。


3

素颜、宽松衣物更方便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看病的时候都有“望诊”的环节,面部气色和唇色是医生判断疾病的一部分依据。因此,女性去看病时尽量不要化妆,以免掩盖了某些疾病征兆。



另外,如果穿着过紧,可能掩盖一些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不利于医生判断。看病时应尽量穿宽松的衣物,便于配合检查。


4

讲述病情要抓重点

  

医生看诊时与每位患者沟通时间有限,讲述病情要言简意赅,提供肯定、准确的答案,大致包括:“我哪里不舒服”“这种感觉持续多少天了”“可能的发病诱因”“在其他医院做了哪些检查” “之前生过什么病、吃什么药”等。


5

列一张问题清单


6

检查前做好准备

  


7

别急着拒绝做检查

  



8

听医生的话,定期复诊

9

避免重复用药

  




来源丨健康四川官微  



往期精彩回顾

走进广元 | 健康扶贫攻坚战 卫生监督在一线

最新国家公卫十四项宣传顺口溜出版啦!


特别策划丨医疗监督服务系列问答:无证行医机构非法开展诊疗活动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人员,还需再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