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标准化时代的春天渐行渐近

杭州卫生信息

王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从事医院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研发和管理;对HIS、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平台、临床信息系统、临床科研大数据等领域有较深研究和丰富经验。作为主要承担人或主要研究人员承担或参与过多项国家创新基金、国家火炬计划、863项目和985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


2017年冬至,昼最短,夜最长。刚在北京参加完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大会的王奕,在回程的高铁上写下这篇短文。


作为一名前“程序猿”,现医院信息中心主管,信息标准化的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以前做HIS的时候,最头痛的是对接全国各地的医保系统,有些地方甚至同一个地级市下面不同区县的医保接口标准都不一样。后来各地逐渐开始建设区域健康档案,也是同样的情况,HIS又多了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是和各种健康档案对接。印象中刚开始建设这些系统的时候,可参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很少,大家一直在抱怨信息标准化程度低。后来,各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标准,国家卫计委也开始制定一系列行业标准,但是行标和地标之间还是“各自为政”,目前的状况是:我国医疗信息标准化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不断发展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的矛盾。就拿ICD-10来说,国家卫计委标准和各地代码就不一样,更麻烦的是每套代码都存在不同版本,版本之间还不兼容,这无疑给整个行业增加了很高的额外成本。


根据国家标准化法最新修订版的定义,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不满足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目前医疗信息标准在强制性标准方面还是空白,而截至2016年医药强制性标准已有四百多项,实际上医疗信息化很大程度关系到医疗安全和质量,同样需要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强制性标准,提高医疗核心信息系统的准入门槛,长远来说这将有利于医疗信息化市场的规范和秩序。


《区域卫生/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自2014年开始试点以来,对医疗信息标准化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数据集和共享文档标准是国内第一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完整的医疗数据和服务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这不仅给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标准,也为医院信息平台包括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可遵循的标准。


虽然,目前互联互通标准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2017年也是刚结束试点,但是未来发展的潜力非常巨大。可以设想在不远的将来,区域信息和数据共享、院间信息和数据交互、院内信息和数据交互、包括各级医疗管理部门要求的监管和统计数据,均可参照互联互通标准来执行,其发挥的作用或将超过HL7标准。我们也迫切地期待各级医疗管理部门未来充分利用好这套标准,希望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们以此为契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改造升级。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天即将过去,让我们共同期待医疗信息化标准的春天。

来源:e医疗


(END)


杭州市卫生信息中心

微信号:zjhz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