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宣传月 | 为什么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

晋中卫生计生

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专家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可谓不可想象。

高校本为一方净土,学习的乐土,创新的乐园,为何成为艾滋病重灾区?艾滋病又是如何入侵象牙塔?

一、高校染艾者八成源于“好基友”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在青年学生中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81.6%,形势非常严峻。

二、性观念开放性知识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大学生“男男”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会采用防护措施,导致“男男”成为大学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体。

三、教育宣传的缺位

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

有些高校即使开展性教育,也仅限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

四、较低的自检率和自知率

专家介绍,疾控部门每年主动对高危人群检测、免费自检,但很多人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有些人是因为不想知道自己是感染者,因为担心检测出来后根治不了却还要受歧视,找不到工作。

潜在的社会歧视是影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自知率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社会歧视存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公众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还并不了解。

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高校何以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要将艾滋病毒逐出校园,不能只停留在口号,而需要我们整个高校、整个社会、每个家庭都联动起来,共同发力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细水长流地进行下去。如果说曾经的失语已经难以弥补,那么今天严峻的现实会逼我们行动起来。

关心、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因为他们是孩子,还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