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入戏太深,小心掉坑。警惕保健食品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食品医药产业促进会

为了帮助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不受保健食品消费市场不法分子的各种引诱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忽悠”, 食药局编制了《警惕保健食品宣传陷阱》宣传册。帮您识别保健食品营销圈套,跳出保健食品消费的温柔陷阱。




01

合法的保健食品广告有以下几个特征

(1)必须有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广告批准文号,在刊发时标出广告审查批准文号; 


(2)广告中含有以下内容:保健食品名称、产品批准文号、标识、不适宜人群。广告中必须说明或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出现。

 

(3)凡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批件均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 


查询办法:登陆www.sfda.gov.cn网站中,点击“数据查询”项下的“保健食品”一栏可查询相关内容。 

广告批准文号格式:X食健广审(类别)第XXXXXXXXXX号。 

审查机关所在地省份简称+广告类别+10位数字(前6位代表审查批准的年份和月份,后4位代表审查批准的广告序号)。 

例:黑食健广审(文)第2017 09 0052号


02

警惕保健食品宣传陷阱

食药监部门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例如济南基业海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证件持有人)的保健食品“海通牌奥复康片”,其批准的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广告宣传“美国奥康复,天天见奇效,前列腺肥大完全好了”等。


“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如“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指出,人类肠胃如果每天定植高活性、高含量的双歧杆菌,那么人类将可以与肠胃病绝缘,人类寿命有望达到140岁。”等无法证实的虚假广告内容。


“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消费者要警惕这五种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  


如果一旦遇到商家甜言蜜语的推销,老人尽可以说“自己做不了主”“回家商量”“问问子女”等理由推脱。若发现经营者有违规违法行为或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就应及时拨打“12315”“12331”“110”等投诉举报电话。  



为避免老年人成为虚假保健食品广告的受害者,我们建议,子女和社会要多关心老人群体。特别是子女的关爱更是重要的保健品。要鼓励老人多参加科学的健康普及活动,以正确的方式养生、治病 ,做到常回家看看,不让老人感到孤单,多和老人沟通,帮助老人提高鉴别真伪的能力,避免轻信、误信虚假广告,让虚假宣传无机可乘。     


  食品医药产业促进会

CECA2016

www.fmipa.org.cn

固定电话:010-52882178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129号

                    金隅大厦12层

桥梁 · 纽带 · 平台 · 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