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研发模式转变——从扩张到精简,从普药到特药

新浪医药

April Chen_pharm

新浪医药专栏作者丨Previous CRA, current Pharmacology MS, future unknown. Interest in BiotechPharma R&D, patent, marketing and M&A.



    


申请成为专栏作者,或原创投稿

请联系:editor@med.sina.com



在近20年中,跨国药企的研发布局有了不少重要变化,创新和疾病领域的选择成为跨国药企继续保持收入强势增长的关键。从进入千禧年前后的业务扩张,世界各地新建研发中心,到近10年的逐渐业务分割,研发瘦身以聚焦几个主要疾病研发领域,GSK、礼来等跨国药企组建撤离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验证了这一点。



本文从疾病领域创新趋势价格优势方面大致谈谈跨国药企研发模式的转变。


疾病领域从扩张到精简


近20年跨国药企主要业务扩张和分割


只关注他们买买买,看到他们也在卖卖卖吗。此表罗列的并非跨国药企今年交易的完整版,只囊括了对业务整合比较有影响的部分交易。 相对于2000年左右各大跨国药企的大举并购,近10年纷纷出现了业务剥离以精简其适应症领域以建立起堡垒。


普药向特药转换


除了拜耳和强生主营业务还包括非处方药市场以外,其余各大跨国药企基本不打算再继续发展这方面业务了,除了自身品牌建立需求转变外,还在于处方药的巨大利润趋势。在1995-2005年期间的单个重磅炸弹药物就能给药企撑起一片天,包括Lipitor, Plavix, Nexium, Abilify, Seroquel, Diovan, Crestor等普药,以疗效好,适应症人群广著称,大型跨国药企80%的产品均为小分子初级药物。随着专利悬崖的到来,前有普通适应症药物研发难以突破,后有低价仿制药销量侵蚀的到来,面对投资回报不均衡的问题,这些跨国药企都纷纷进行了战略调整。最明显的战略动向是把眼光投向高价值、高附加值、针对重大特殊疾病的特药。随着生物研发技术的提高,也看到生物制药在重大疾病的突破性进展。


2010-2014年生物制药是跨国药企特药销售额增长的最大驱动力,从2017年各大跨国药企的研发管线的简单统计看,在生物药方面的部署也加大,其中比例最高的包括BMS和辉瑞。



特殊药品的价格优势


随着基于价值的定价规则推动,即使新药上市后,还是会受到真实世界数据的挑战,药物的经济性也是重要的考量。


2016年特药和传统药品使用和价钱趋势变化


但这其中特药的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的,2015年特药的花费达1500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20%,预计到2020年特药销售会达4020亿美元。目前特药主要治疗领域主要包括多种复杂慢性疾病,自身免疫,癌症,丙型肝炎,多发硬化症等。


15大治疗领域特药和普药的趋势占比



自身免疫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炎性肠病。多数药物为特药,包括Humira和Enbrel,从2014年到2015年,美国自身免疫疾病特药增长300亿美元(+25%)。


癌症:作为增长最快的特药板块也是各大小药企竞相进入的领域,从2011年至2015年,美国癌症领域特药花费从240亿美元增长至390亿美元。 


丙型肝炎:随着DAA抑制剂的诞生及近几年来的不断更新迭代,从2011年至2015年,丙肝特药花费从21亿美元增长至190亿美元。 由于患者不断被治愈,所以丙型肝炎称为特药唯一一个有走低趋势的疾病。


2016年排名前10的特药



包括3个多发硬化症药物,1个HIV药,和1个肿瘤药物,4个免疫炎症药物。


  后  记 


跨国研发模式的转变还在减少内部开发,提高多方合作研发等多方面中体现,但随着研发开支提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的景象很难见到,各大跨国药企都在专心砌护城河,特药和生物药,乃至基因治疗的布局趋势无法阻挡。




撰文:April Chen

编辑:Holly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

推 荐 阅 读

▷ 盘点丨近期做BE试验的品种

▷ 制药公司是如何维持药物垄断地位的?

▷ 后他汀降脂时代,谁能在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