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重视血管保护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以岭药业

  


点击标题下「以岭药业」可快速关注

  2017年9月7日-10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于苏州举行。来自全国近6000名神经内科专家就神经病学领域临床新技术、新观点、新进展进行交流。

  9月8日,“血管保护——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关键策略”专题会在会议期间召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刘鸣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曾进胜教授分别就相关进展进行了精彩学术报告。

会议主席王拥军教授、刘鸣教授主持会议


专 家 观 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强教授:

血管保护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临床价值


  董强教授指出,对缺血性卒中的处理及二级预防均以病因分型为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类型,对缺血性卒中的防治以大动脉保护为基础。然而控制危险因素达标为目的的传统治疗并未延缓斑块进展。

  因此,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核心的血管保护在缺血性卒中防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为深入探索中药通心络通过多种机制实现血管全面保护、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启示。

  2009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发表在《美国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复方制剂通心络可明显降低实验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率、斑块的易损指数,效果与辛伐他汀相当,并且同期刊发题为“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编辑部评论坛,提示我国中医药在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董强教授团队的基础研究发现,通心络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体积;进一步分析显示,通心络可显著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梗死后脑微血管密度及糖代谢。以上结果较好地解释了通心络在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面积方面的积极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曾进胜教授:

脑梗死防治新策略——微血管保护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个现象:即由于检测手段的限制,临床医师更多关注闭塞的大动脉能否再通,对包括微血管在内的其他可能影响卒中预后的因素关注较少。

  那么,微血管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如何呢?一方面,缺血性卒中存在显著的微循环血管异常。既往实验室研究显示半暗带毛细血管异质性显著高于对侧半球,提示卒中后半暗带存在显著微循环血管异常。脑微循环障碍进展与脑血流量相关,缺血性卒中后半暗带存在显著微循环障碍,因此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功能受损,脑细胞无法行使原有的正常功能。

  另一方面,血管新生是机体对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内在代偿机制。血管新生代偿机制在卒中的早期即已启动,卒中后1周左右新生的微血管已形成功能性的微血管网络;在卒中恢复期,血管新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及其向病灶组织的迁移,参与神经功能的恢复。由此可见,缺血性卒中的微血管损害可发生于梗死灶局部和远隔部位,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和修复中起重要作用。

  最新研究证据显示,中药通心络胶囊等可通过保护微血管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曾教授团队的基础研究显示,通心络治疗可减少皮层梗死后同侧VPN神经元丢失,同时增加细胞增殖、血管新生和神经元分化。另一项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能够促进梗死后的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活化、神经干细胞迁移和梗死周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此外,通心络能够促进皮层梗死后室管膜下区血管新生,其获益表现在行为学评分改善、梗死灶减小等。


版权说明:图文源于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侵权可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 回文章顶部,点「以岭药业」进行订阅

2. 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