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莱菔子

振宇药业

概述


又名萝卜子、芦菔子、萝白子、菜头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图片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相关配伍


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3、痰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用法用量


煎服,5~12g。



禁忌


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炮制方法


1、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菜菔子 取净莱菔子,依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微鼓起。用时捣碎。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理特性


本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气微,味淡、微苦辛。



相关论述


1、《纲目》: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


2、《本草经疏》: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



莱菔子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府有一富家公子,年已三十岁,还沉溺于酒色,窃用家里的一千多两银子,挨了其父一顿责骂。他本就虚弱的身体再加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开始像伤寒,后来渐渐神志不清,卧床不起。


其父请来一位郎中,每日用独参汤治疗。愈补痰火愈结,最后竟身僵如尸,皮下还生了上千个痰核。此时,有位好心人对其父说:“叶天士是当代名医,何不去请他诊治?”


叶天士来后,经细心诊视,说道:“你们认为他无救了是不是?我看,若现在重打他四十大板也死不了。”其父一听叶天士出言不逊,对他说:“我儿子得病后,光吃人参就花了一千多两银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愿拿出一千两银子作为谢酬。”


叶天士摇头说道:“银子能让别人动心,对我却不然。我还是先治先治病要紧。”说罢,便开了一张清火安神之类的普通药方,又留下自带的莱菔子研制药末,叫病人一起服用。病人服药之后,三天能讲话,五天能坐起,一个月便如常人。全家会同亲友饮酒赏花,以庆贺公子病体康复。

(来源于百度百科)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