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不要写竹黄这个别名

医药人

      拼音名:Tiān Zhú Huánɡ 

      别名:竹黄、天竺黄、竹膏、竹糖。

      释名:因竹子高大,所以称为天。竺,竹也。黄因天然天竺黄略显黄色。主色还是白色,人工天竺黄就是白色。 

      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薄竹等竹节间贮积的伤流液,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质。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砍取竹竿,剖取竹黄,晾干。竹黄由于自然产出者较少,大多采取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暴热后,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另,用在青皮竹上人工打洞的方法,也能形成竹黄。

      原植物:1.青皮竹 竿高8-10m,直径3-5cm,尾梢弯垂,下部挺直;节间长40-70cm,绿色,幼时被白蜡粉,并贴生淡棕色刺毛,后变无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7-11节开始,以数枝或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较粗长。箨鞘早落;箨耳较小,不相等,大耳狭长圆形至披针形;箨舌边缘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叶鞘无毛,背部具脊,纵肋隆起;叶耳通常呈镰刀形,边缘具弯曲而呈放射状的繸毛;叶舌边缘啮蚀状;叶片线状被针形至狭披针形,一般长9-17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各节,鲜时暗紫色,干时古铜色;小穗含小花5-8朵,顶端小花不孕;颖仅1片,具21脉;外稃椭圆形,具25脉;内稃被针形,具2脊,脊间10脉;鳞被不相等,边线被长纤毛;花丝细长,花药黄色,子房基部具柄,花柱被短硬毛,柱头3羽毛状。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边、村落附近。分布于广东、广西,现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广为栽培。

       2.薄竹 竿高5-8m,直径2-3cm。节间长30-45cm,上半部于幼嫩时被白色柔毛,老时毛落。分枝常于竿基部第3节上开始,近水平开展。竿箨幼时紫红色,老时变枯黄色,其长度常为其节间的一半;箨鞘近呈梯形;箨耳呈极狭的线形;箨舌近全缘;箨片窄三角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在近先端部分内卷。叶鞘无毛,先端带紫红色;叶耳和鞘口繸毛具芒;叶舌近截形。叶片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26cm,宽3-4.5cm,次脉7-9对,小横脉明显,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叶柄紫红色,无毛,长约5mm。花枝长35-40cm,节间长3-6cm;次级分枝长5-10cm,基部托以鞘状苞片,基部抱茎。假小穗先端渐尖;苞片卵状披针形,长7-11mm。小穗先端渐尖;颖2片,呈卵状披针形;不孕外稃卵状披针形,具15脉,背部中脊隆起;内稃具6脉,顶具1束短毛,鳞被3,脉纹不明显;花药基部具不等长的2裂;子房近棒状,花柱狭长,柱头羽毛状。 生于海拔1500-2500m的山地常绿阔叶灌木林中。薄竹产云南等地。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主治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

       1.用于热病神昏谵语,常用天竺黄配水牛角、生地黄、银花、连翘、竹叶心、竹沥,以化热痰而利窍,清上受之温邪。

       2.用于中风痰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握拳,酣睡,呼吸不爽,痰出困难者,用本品豁痰,并配以石菖蒲、丹参、三七等开窍化瘀药,痰化瘀消,则窍开神清。

       3.用于癫痫痰迷心窍者,可配川郁金、雄黄、白矾、石菖蒲,如《春脚集》之抱胆丸。

       4.用于小儿惊风,本品能化痰,清心,利窍,镇惊,常与辰砂、麝香、雄黄、胆星等凉心安神、开窍祛痰药制成丸剂内服,如《小儿药证直诀》之抱龙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或研末吞服,0.6~0.9克。外用:适量,为末敷患处。

       注意事项:本品擅清热化痰,寒痰为病者慎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1.《蜀本草》:“制石药毒发热。”

       2.《日华子》:“治中风痰壅,卒失音不语,小儿客忤及痫痰。” 

       3.《开宝本草》:“主小儿惊风天吊,镇心,明目,去诸风热,疗金疮,止血,滋养五脏。” 

       4.《本草衍义》:“凉心经,去风热,作小儿药尤宜,和缓故也。 

       5.《本草经疏》“凉血清热。”

       6.《本草汇言》:“豁痰利窍,镇惊安神。”

       7.《玉楸药解》:“清热解毒。”

       8.《得配本草》:“辟邪恶,除昏昧谵妄,病后痰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