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吃不吃?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相关

宜阳县中医院肿瘤科

医脉通导读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大豆异黄酮与雌激素分子结构相似,在不同的体内激素条件下既可表现为弱雌激素活性(约相当于雌二醇效果的1/102~1/105),又可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因此,又称其为女性雌激素水平调节器(SERMs),并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大豆异黄酮还可减少人氧化DNA损伤,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也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活性。


国家与地区间发病率的悬殊差异和移民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 饮食习惯是乳腺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近年来, 大豆及其制品中富含大豆异黄酮备受关注。有研究报道, 一方面认为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具有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则发现大豆异黄酮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最新发表在Cancer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豆类食品对于乳腺癌女性患者无害,而且可能有益。


波士顿弗里德曼塔夫斯大学营养科Fang Fang Zhang博士表示,以往豆制品的使用与亚洲人群乳腺癌死亡率/复发率风险降低有关。


但是西方国家中,对豆类食品有益于乳腺癌的证据有限,因为对豆类食品的消耗低很多。


并且,已知异黄酮在乳腺肿瘤中结合并激活雌激素受体,可能会对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产生干扰。


因此,女性患者应避免还是应增加包含异黄酮食品或补充剂的摄入量,从而降低乳腺癌风险或者减缓肿瘤进展,是有争议的。


主要内容

针对该争论,研究者在纳入6235例北美和澳大利亚乳腺癌女性患者的多种族队列中,观察异黄酮日常摄入与全因死亡率。 


研究者使用了乳腺癌家庭等级处纳入的,女性患者5年内膳食摄入的数据。


膳食摄入使用为夏威夷洛杉矶多种族队列开发的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评估,评测5178例确诊前患者的饮食和1664例确诊后的饮食。


主要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13个月(约9.4年),1224例确认死亡。


与膳食异黄酮摄入量最低的女性相比,摄入量最高的女性的全因死亡率下降了21%(≥1.5 vs < 0.3 mg 每天)。


研究结果表明豆类食品摄入量与死亡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分层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阴性/孕激素受体阴性及未接受激素治疗的女性患者中,全因死亡率风险减少,与异黄酮的高摄入量显著相关。 


在雌激素受体阳性肿瘤女性患者与接收激素治疗的女性患者中,并未发现关联。互相影响,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结语

在这个大型的,种族不同的,北美洲乳腺癌女性队列中,膳食异黄酮摄入量较高与全因死亡率的减少相关。


全因死亡率降低主要限于雌激素受体阴性的女性患者和未接受抗雌激素治疗(如他莫昔芬)的女性患者中。


研究者表示:基于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在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女性中,豆类食品摄入后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豆类食品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Winship癌症研究所的Omer Kucuk博士评论道:“现有证据表明,豆类食品不仅仅能预防乳腺癌,还可使乳腺癌女性患者得到获益。”


 “但该项新研究限于豆类食品,并未提及豆类物质相关的营养保健品。尽管饮食摄入豆类食品健康且安全,但使用大豆异黄酮补充剂是另外一回事,因其还未在大型随机临床试验中进行验证。所以暂不推荐乳腺癌患者使用营养保健品。”

相关阅读

1.帕妥珠单抗与乳腺癌:抗HER2拼图中的又一块碎片

2.江泽飞教授致乳癌患者:少泡医院,多看两会


信源:Nick Mulcahy, Eating Soy Tied to Reduced Breast Cancer Death Risk,Medscape.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