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独特的中医外治法

中药新药

编辑:流岚 


近日,各主流媒体对政协委员呼吁中药国际化,建议外用药率先走出国门一事均作了报道。政协委员刘文伟说,中药外用药与针灸疗法非常相似,同样具有疗效突出、使用简便、安全性高、价格低廉等优势,具备了实现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提到中药外用药,就不得不说说中医的外治法。


      外治是与内治相对而言, 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外治法仍包括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狭义的则指用手法或器械将药物施于体表, 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治疗科别上可概括分为“内病 (包括内科、妇科、儿科)外治”与 “外病 (包括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外治” 。 在治疗方法上, 如单纯采用药物施用于某一特定部位或感官的则称为 “药物外治法”;若以拔火罐、割治、刮痧等手法或器具治疗的则可称 “非药物外治法” 。



      中医外治技术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最独树一帜的要数针灸和推拿,现已成功走出国门,然而,还有许多外治技术散落民间。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冲击和中药材质量的下降,内治法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被边缘化;而外治法也因为疾病谱系的改变、卫生水平的提高,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但许多疾病,比如跌打损伤、丹毒感染、虫蛇咬伤、骨关节病变、各种皮肤病,使用外治的方法,效果其实非常好。


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沿革


      中医外治萌芽于原始社会,奠基于先秦,发展于汉唐,丰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提高于现代。内病外治疗法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证,它的发展简史可以上溯至黄帝内经,内经记载的外治技术有砭石、九针、火芮、导引、按摩、灸、熨、渍、浴、蒸、涂、嚏等,并开创了膏药的先河。《伤寒论》还创用了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粉身等法。《太平圣惠方》记载有淋渫、贴、膏摩等法。孙思邈《千金要方》所用外治技术,共有27种之多。“变汤药为外治,实开后人无限法门”。明清时外治技术趋于成熟也趋于泛化,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言:“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正骨手法与外固定器具是中医外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外治的应用颇为广泛。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集《内经》至清外治技术之大成,作了一次划时代的实践总结,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讨,完善了外治理论,提出“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内病外取,须分三焦论治,提出了三部应三法的外治体系。即“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膏药用药,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申明了内治外治之义,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作出了贡献。


中医外治法何以能治病


      吴师机云:“疑夫内治者之何以能外取也?不知亦取诸气而已矣,今夫当风而浴则寒气得而入之,触暑而行则热气得而入之。入之者在内,其所以入之者外也,非内也。人身八万四千毫孔皆气之所由出入,非仅口鼻之谓。其可见者,热而汗气之出也,汗而反气之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外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通过我们全身的皮肤,不仅仅是口鼻侵入体内,变其经脉之负,变其经脉之内气血精微之负,使气血、精微流行不畅,结聚不通而为病,使经脉败漏,熏于五脏,五脏受伤而为病。故《黄帝内经》云“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皮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中医外治法的基本作用是“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转运阴阳之气也”,“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可以升降变化,分清浊而理阴阳”,则“营卫气通,五脏肠胃既和,而九窍皆顺,并达于腠理,行于四肢也”,并认为此法“最妙,内外治贯通在此,可必期其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也就是说治病养生不是用药,而是顺气,一是打通气脉,气顺则血行;二是气血顺畅,才能恢复人体各个器官的应有功能;三是气血调动内因,药物才能被正常器官有效吸收。

 

看了上述对中医外治法的介绍后,如果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不妨参考吴震西老中医主编的《中医外治疗法》,此书较全面总结了中医外治疗法的历史渊源、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等,可作为学习中医外治参考教材。


感谢阅读与分享

采编自:《继承发扬中医外治法的初步成果》、《小议中医外治法》


他们在阅读:


鲜药等于生药、现代鲜药?


珍稀动物毁于被入药?荒诞!


这些中药,即可入药,又可入诗


【声 明】

图文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本平台非商业用途。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文由中药新药微信平台编校发布,请尊重他人劳动,公众号转载请标明“转自中药新药(zyxylc)”!谢绝删除出处直接复制!

欢迎原创投稿!投稿Email:zyp@zyxy.com.cn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

中药新药 专业期刊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