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落地--药品冷链物流发展向好

华北制药

利好政策落地--药品冷链物流发展向好

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要求加强疫苗流通全过程管理。对此,医药供应链联盟秘书长李国伟认为, 《意见》是对去年山东疫苗事件发生后实施二类疫苗流通新政的梳理,明确了药品流通配送管理要求,对加强疫苗管理,促进药品冷链物流是重大利好。

投入风险“双高”

医药冷链运输具有高投入和高风险“双高”特点。苏州点通冷藏物流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皋海风表示,与传统物流业相比,医药冷链物流业的利润虽然大概高出20%~30%,但冷链物流的投入成本和所面临的风险都远高于传统物流。其高投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硬件设施,仅一辆合规的冷藏车,包括底盘、车厢、冷机,费用就要超过50万元;企业所需要的配套运作管理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等,至少也要几十万元;此外,人员方面的投入,比如培养、激励一批专门为车辆进行验证服务的质量技术团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北京华欣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光焰认为,冷链运输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温度控制问题,尤其是在动态运输过程中。因为冷链产品对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十分严格,一旦产品脱离了适宜的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比如疫苗,如果在不适宜的高温或者低温情况下储存、运输,就有可能失去免疫效果,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由于一些冷链运输产品价格昂贵,从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储运走向规范

近年来,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医药冷链储运在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降低风险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修订GSP对药品冷链储运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专门讨论了冷链物流的长期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规划建设危险品、冷链等专业化物流设施设备,建立和完善危险品物流全过程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系统,完善冷链运输服务规范,实现全程不断链。

这些政策的发布,对医药冷链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医药冷链物流配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此次《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疫苗流通配送的管理,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及时修改完善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指导建立健全疫苗冷链配送管理体系,加强对冷链储运过程的规范管理。省级卫生计生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指导疫苗生产企业选择确有较好冷链储运条件的配送企业,发挥集中配送的效率优势。疫苗生产企业可采取“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配送”的分段接力方式配送疫苗,干线运输可委托专业冷链运输企业,区域仓储和区域配送可委托具备冷链储运条件的配送企业。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偏远地区疫苗及时配送。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医药冷链物流业的逐渐规范,药品冷链配送市场也开始被业内外看好。

陈光焰表示,自去年疫苗政策“一票制”发布之后,所有的疫苗配送变成了由疫苗生产企业直接配送到各县市。这对疫苗生产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一是造成配送时间变长,可能出现疫苗供应不足的情况;二是当疫苗运输数量少时,会增加企业成本。“疫苗生产企业可以把运输配送环节交给专业的药品冷链物流企业来负责。” 陈光焰说。

据李国伟介绍,现阶段,我国医药冷链配送体系基本可以覆盖到二、三线城市,但是在县、镇一级,可能会出现供应或其他方面的问题。此次出台的《意见》,明确指出疫苗生产企业可采取“干线运输+区域仓储+区域配送”的分段接力方式配送疫苗,不仅是对疫苗“一票制”政策的补充完善,也为医药冷链配送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随着医药产品需求的加大,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开始兴起。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取消了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审批。这一举措意味着国家放开了对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医药物流领域的限制,一批社会物流公司开始进入医药物流行业。如顺丰集团在2016年成立了“冷运事业部”,并与多家医药企业达成合作,开始涉足医药冷链配送领域。据悉,未来该公司还将加大对医药冷链网络和设备的投入,深耕冷链运输业。

随着《意见》的落实推进,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进入,相信医药冷链配送将更加规范,冷链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本报实习记者  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