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研

湖医药科协

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了解有关于科研的种种,我们再次为大家展现两位了不起的投身于医学科研的人物!


1
湖医有女,谈笑“研研”

她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她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对孩子呵护备注;她也是一个好学者,闲暇时与书为伴。



个人简介:



丁研,1998年就读于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进入武汉大学读研究生,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方向: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2011年进入北京工业大学读博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研究。现为湖北医药学院 副教授



科研课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自噬对宫颈癌干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1541147。项目起止时间:2016年1月-2016年12月。

承担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编辑基因组DNA建立CCR5∆32/∆32基因型hES细胞株。项目编号:B2015484。项目起止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2月。

承担湖北医药学院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名称:干细胞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4 CXZ06。项目起止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2月。


成就:


多年来一直从事干细胞相关研究,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期间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个,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多项实验方法。

已在Oncotarget等期刊发表相关SCI论文6篇。


访谈记录:


Q:能请您介绍一下您的科研项目吗?

A:现在主要做的第一个方向是肿瘤的基因治疗,另外的是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方面的。肿瘤的基因治疗这一块现在是我自己报的几个课题,第一个就是去年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另外一个是我今年申请的课题由贵州医科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在做。这两个课题都是关于宫颈癌的,然后就是干细胞治疗方面的,MSC的治疗由我自己在做,是实验阶段没有应用于临床,现在带的一个生物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他在做一个关于基因治疗方面的一个课题,就是发现的一个新基因TNT1然后与胶质瘤方面的关联研究! 

Q: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这个课题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A:这个方向对我们做科研的人来说肯定是相当重要的,有一句老话叫“选择比努力重要”。在我们不断做科研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现象的同时要不断的查阅文献,灵感就可能从中而来,在与别人交流过程中也有可能激发你的灵感!产生的影响方面,向我们这干细胞基因治疗方面,属于基础科研,是为临床服务的,比如肿瘤的发病机制、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方面如干细胞治疗方面临床实用性大一些,它可能很快转化为临床效益。这就是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科研的不一样的地方! 

Q: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有那些问题给您造成困扰?

A: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你会时时刻刻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有时候你可能是这样设计的但是你在做的过程中可能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且有时候你虽然你会做预实验,但你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它不是这样的,可能朝你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必须调转方向。这就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这种时候你就得去找更好的idea! 

Q:对于学生科研选题如何看待的?有什么建议吗?

A: 学生首先保证理论课程要完成的很好然后做科研我觉得还是要静下心来,一心一意的来做,我不太提倡你们边上课边做科研,这样有可能两者都不能兼顾,所以我建议学生选一个时间来全身心的投入做科研,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大学生像临床专业的应该把临床学好,科研在研究生阶段进行就可以。临床专业的学生如果是想考研究生的也可以先打一定基础,因为你去研究生面试的时候可能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如果老师觉得你基础还可以的话,那你就占很大优势了。 

Q:工作之余你会做那些事缓解压力呢?

A:像我的话,我就是比较喜欢看书。当我心情不好、特别烦躁的时候,看书看的投入就能缓解我心情,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候我也会带带孩子,陪小孩玩会儿,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会调整心情,看书的话像我今年就看了11卷的《大秦帝国》、一半的《欢乐颂》。零散的时间积累起来就会看很多的书,不管你看什么说都是充实我们自己,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Q:最近在网络上的陈仲伟事件在学校讨论的十分激烈,不知您是如何看待的?

A:像这种事情在国内也发生很多次了,可能对于医生来说这个真的是像一个灾难一样,每个医生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然后都感觉特别特别恐怖,万一有一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对于自己对于家庭都是灾难,但是可能医学界以外的人都很漠然,他们对于相关事件关注很少,对医生也不是那么的信任,当看病的时候病人态度较好,一旦医生有让病人不满意的他就会来找事儿,这个问题首先还是需要国家的体制一步一步的向好的方面去引导,另外一方面要整个社会共同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医生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还是国家的导向,它像一面旗帜往哪指整个社会的人就往哪走。 


2
一位骨科研究大师

他沉稳,知识渊博,多年来不断创新,致力于医学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为人们减少伤痛,敬佩他!



个人简介:


王小武  

     男,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骨科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骨科临床研究与教学工作十余年,师从湖北省关节镜第一人的协和医院王洪教授,熟练掌握了关节镜下各项操作技术,对于关节镜下治疗各类关节炎、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滑膜炎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四肢骨折及创伤的救治,特别是涉及各类关节周围的骨折与创伤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案。同时掌握了代表当今矫形外科最高水平的人工膝关节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

科研方面,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主持研究的相关课题获得了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东风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有参与完成的三项科研成果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目前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十堰市科技局科研课题2项。


医疗特长:


现主要从事四肢关节运动损伤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以及四肢骨折与创伤的救治。


访谈记录:


1.请问王小武老师为什么要走上科研(关节镜研究)这条道路?

王:(1)关节镜属于微创技术,在很多医学领域都在往微创的方向走,骨科这一块更是如此,关节镜能以最小的创伤治愈病人的疾病,提高病人生活的质量。

     (2)关节镜是东风公司总医院的强势学科,我能走上这条路在一定程度上与医院有关。

2.请问老师在关节镜的学习和研究上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王:(1)首先病人一般对自己的隐私和权益比较在乎,不愿意尝试一些发展中的新技术。不过通过与病人的积极沟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病人的理解,从而达到配合治疗的效果。

   (2)关节镜的研究主要上级领导的支持以及研究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3)任何科研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3.那么关节镜在临床上有起到了什么作用吗,或者说创造了什么价值吗?

王:(1)首先这是一个微创技术上面我有提到的。

   (2)我们在这边研究关节镜对十堰下面的县级医院有指导作用,有利于下面县级医院技术提升。

   (3)接着前面说的,关节镜技术一应在十堰的各个县级医院普及开了,这也算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成果吧。

4.关于大学生如何做科研以及科研对学生的帮助问题老师是怎么看的呢?

王:做科研的大学生其实也有不少,前段时间有一个学生就来找过我辅导他。关于这个其实对我们学习临床的理论知识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们做科研的过程中,我们承担的工作也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参与进来之后我们要去了解这个课题会去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这些来看我们在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检索相关文献的能力,便于掌握科研入门的一些知识。第二点就是可以培养对临床的兴趣,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第三点,就是说对要考研的本科生起到了积累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作用。这对以后继续深造发展有好处。

5.请问王老师有什么对我们学校在校生说的话吗?

王:因为我一直在带湖医的学生,这几年学生的素质在不断的增强,由于学校的知名度不断的提升,学校的建设不断的加快以及生源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变得越来越好。所以同学们要对学校有信心。而且我有听过几次涂校长的讲话,他对学校的规划和发展还是非常有远见的。而且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社会上对医学生的需求是越来越多,这对同学们也是一件好事。第二点就是同学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其实我带过的很多学生里有很多考到了比如复旦、同济、武大华科等等比较好的医学院校去的学生,这主要还是需要同学们去好好努力 。第三点就是如果大家对科研有兴趣的话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科研,十堰这边几家附属医学近年来对科研也是越来越重视了,而且我们在做科研的时候也缺人手,也就是说如果有同学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的话我们也是非常的欢迎大家参与进来的,这对于你自己以后的发展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希望通过老师的一番指点引导,大家能够对科研有更多的兴趣,有更多的了解,趁着年轻,赶紧抓紧一切提升自己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