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五脏六腑的一味药材

扶正药业

大黄的临床应用在《武威汉代医简》中已有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继而历代医家对大黄的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中药学》介绍大黄:大黄苦、寒,其性沉降,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其主要机理在于:攻积泻滞、推陈致新“六腑以通为用”。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物和水液。其生理特点为“泻而不藏”。《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若六腑不能“泻而不藏”,可导致水谷糟粕停滞或积聚,进而影响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以及代谢物的传导、排泄。由于六腑之病多为实症,治疗以通降为大法。

清代医家张石顽认为“大黄其功专于行瘀血、导血闭、通积滞、破癥瘕、消实热、泻痞满、润燥结、敷肿毒,总赖推陈致新之功。”践之临床,凡实热积滞、燥热内结的脘腹痞满胀痛,大便干燥秘结,宿食胀气的阳明腑实证,可用大黄攻积通便,泻下清腑。因疾病之发生发展,是邪正相争的过程,邪盛则病进,邪衰则病退。大积大聚,下之则癥瘕去而气血调;大秘大坚,下之则燥屎去肠胃洁。病实邪盛用大黄,就是泻其实邪,加速人体内代谢物的传导,及时清除肠腔内细菌及毒素,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张子和曰:“邪去而元气自复。”大黄推陈致新,其实质就在于去陈垢而生新,排除体内糟粕而利于创造新的物质。




您的关注,让我们的明天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