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现场调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梁幼生[1];戴建荣[1];朱荫昌[1];杭盘宇[1];李洪军[1];赵松[1];茹炜炜[1];徐明[1];司进[1];宁安[2];余冬保[3];徐兴建[4];李远林[5];宋鸿焘[6];神学慧[7]
摘要:
目的现场评价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在云南、江苏、江西、湖南和湖北等5个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11个村作为调查现场.在血吸虫病非传播季节,采用粪检法(Kato-Katz法和/或尼龙袋集卵孵化法)筛选出病人;以吡喹酮40 mg/kg 一次顿服对粪检阳性病人实施抗血吸虫治疗;治疗后6周采用相同方法复查粪便;阳性者仍按40 mg/kg吡喹酮顿服进行第2次治疗;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结果在11个流行村共粪检村民4 760人,阳性者584人,其中505人经吡喹酮首次治疗后6周复查粪便, 480人转阴, 治愈率为95.1%;21例首次治疗后粪检仍然阳性者予以第2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2周,对所有已治者(包括第2次治疗者)进行再次粪便复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者.结论尽管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区采用吡喹酮实施大规模化疗已达10余年,但现场至今尚未发现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对吡喹酮敏感性下降的证据.
日本血吸虫 , 化疗 , 抗药性 , 吡喹酮 , 血吸虫病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

  • 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吡喹酮的问世开启了血吸虫病化疗的新篇章。吡喹酮不仅对感染人体的5种血吸虫,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均有效.而且疗程短(1~2d)、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尽管吡喹酮用于治疗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