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普通感冒,这样对症及给药

药店经理人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方锐华


普通感冒也称急性鼻咽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最见类型。普通感冒也称“大众病”,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儿童普通感冒时,如何选择药物以及用药时机?


确诊儿童为普通感冒,需慎重!


普通感冒常发生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冬春季,起病较急,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部充血等症状,始于感染后的 10~12 h,2~3 d 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 7~10 d,部分患儿症状可持续到 3 周甚至更长。


确诊普通感冒仍需排除以下小儿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手足口病等。


那么,确诊儿童为普通感冒后,该如何把握用药时机呢?小儿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等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用药不当较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对健康造成的危害甚于疾病本身,因此,用药需谨慎!


1、出现发热者:


1)口温<38.5℃:儿童若没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时,可予冰袋物理降温;若伴有上呼吸道症状或(和)咳嗽症状时,可用物理降温+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或减充血剂+止咳药。


(2)口温≥38.5℃:不伴有症状时,予退烧药物治疗;若伴有症状时,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或退烧药物+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或减充血剂+止咳药。


2、不出现发热者


伴有上呼吸道症状或(和)咳嗽症状时,用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或减充血剂+止咳药,不推荐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或退烧药物。


如何正确选择药物治疗?


一、减充血剂


(1) 伪麻黄碱:是儿科最常用的口服鼻减充血剂,能减轻鼻充血,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2) 盐酸赛洛唑啉:收缩鼻腔血管、减轻鼻粘膜充血、血管收缩时间迅速,作用时间长,用于滴鼻液或喷鼻液。


禁忌:严重高血压、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不能耐受者,萎缩性鼻炎和鼻腔干燥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较轻的兴奋作用,偶见一过性的鼻腔粘膜烧灼感、针刺感、头痛等。


二、第一代抗组胺药


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消除并减轻患者的打喷嚏、流鼻水症状,有助于减少鼻腔分泌物。


禁忌症:苯海拉明对于新生儿、早产儿、重症肌无力者忌用。


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嗜睡、口干、恶心、疲倦感,偶有皮疹、贫血、粒细胞减少。


三、解热镇痛药


(1)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作用强度和阿司匹林相似,几乎没有抗炎作用,对凝血机制无影响。


禁忌:对本品过敏者。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可有过敏性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大量或长时间使用可出现肝毒性。


(2)布洛芬(布洛芬混悬剂):有明显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儿童高热安全、有效、持续时间长,使用于儿童退热,但不可过量用药。


禁忌: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儿童禁用。


不良反应: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极少数出现消化道溃疡或消化道出血,也可有头痛、嗜睡、眩晕、耳鸣等不适。


四、镇咳药


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不抑制呼吸,无镇痛作用,可长期服用而无成瘾性。


禁忌:精神症状者禁用,肝病者慎用。


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嗜睡、易激动、嗳气、食欲减退、便秘、恶心等,过量可引起神志不清、支气管痉挛和呼吸抑制。


五、祛痰药


(1)溴己新:使粘痰减少,痰液变稀释并易于咳出。消化道溃疡患儿慎用。


(2)氨溴索:为溴己新的活性代谢药物,目前较常应用。适用于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者。可稀释痰液并降低痰液粘稠度,促进肺活性物质分泌,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咳出。


不良反应:上腹部不适、胃痛、恶性、呕吐、头晕、头痛等。


对普通感冒者重复用药、不恰当联合用药和盲目用药等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制剂与退热药联用;给予无发热患儿使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制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等,以致超量用药并增加不良反应等。


因此,我们需严格把握用药的注意事项,以上儿童常见普通感冒用药需正确选择!


(仅供业内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