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集体】牛!这群人不仅有火眼金睛,还能一锤定音!疾病防控“排头兵”到底啥来历?

广东卫生信息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的窗口,流动人口众多,国际交流活动频繁,且气候温热,在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影响下,广东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发传染病防控的主战场,素有“全球看中国,中国看广东”之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传染病的发生更具有不可预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林锦炎主任和柯昌文所长与Koopmans教授(左一)就两地新发传染病监测情况交流经验


纵观新世纪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2003年SARS、2005年H5N1人禽流感、2009年H1N1甲型流感、2010年基孔肯雅热、2013年H7N9人禽流感、2015年MERS、2016年寨卡等,绝大多数都在广东首次被发现、监测并得到控制,这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快速精准的实验室检验。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  合照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所(以下简称“微检所”)作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病原学检测鉴定的核心部门,面对传染病防控新常态,他们严密监测、精确检测、创新驱动、锐意进取,练就了快速精准识别病原体的“火眼金睛”,在我省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工作中“一锤定音”,为我省取得传染病防控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是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专业过硬的疾病防控战线“排头兵”。


1

讲政治,以“一切为了公众健康”为宗旨

微检所是一支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的队伍,他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宗旨意识,始终将党性挺在前面,在深刻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的基础上,与党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党的安排,服从大局安排。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时刻紧跟。

工作中,他们以科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长期奋战在传染病防控的第一线,取得突出贡献,受到高度赞誉,历年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集体”、“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中国女医师协会巾帼抗非典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广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乳鼠接种成功分离首株寨卡病毒

2

强专业,为科学决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一)快速精准锁定病原,为突发疫情处置“一锤定音”

新发传染病检测难度大,时效强,及早锁定病原将为防控赢得宝贵时间。在我省应对各种新发重大传染病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检所以忘我的工作热情,以扎实过硬的检测技术迅速反应,快速精准锁定病原体,为政府进一步制定科学防控决策提供了“一锤定音”的关键依据。2012年他们确诊广东省首例人感染H5N6病例,发现广东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例;

2013年他们在我国首次发现的CA6引起手足口病暴发事件中迅速确诊26例由CA6引起的手足口病病例,同年他们确诊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014年底,面对埃博拉输入的潜在可能,他们迎难而上,一举攻克下了51例埃博拉留观病例排查,成功将埃博拉病毒“隔离”在国门之外;2015年,面对我国第一例输入性MERS病例,他们利用移动P3实验室在一天内完成病例确诊,并对确诊病例和75名密切接触者持续开展实验室检测,有效防止我省出现二代病例,得到国家高度认可。目前,他们建立的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筛查体系,覆盖对全球有重大影响的30余种传染病和20种境外流行的新发传染病,平均确诊时间3小时,疫情病原学明确诊断率100%。


细胞培养病毒分离


(二)追踪深挖病原体,为科学防控提供关键信息

病毒特征的改变直接影响疾病流行规律,并对防控策略产生重大影响,如未能及时发现,将使防控工作功亏一篑。为能及时清晰掌握病原特征变化,微检所针对我省重大传染病病原体基因组持续开展深度测序分析。

近年来,他们通过对环境中多达6000多份禽流感病毒样本进行逐一检测和溯源分析,及时发现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源头以及在本省持续循环的分子机制,为我省防控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通过对近年168起诺如疫情2000多份标本的基因分析,及时发现输入新病毒情况,阐明新病毒的传播规律,并在国际上首先报道新出现的优势流行株。微检所通过对2013至2016年期间的登革热临床标本进行基因组测序,成功回答了登革热病毒输入来源和是否本地化等重要的科学问题。他们改进手足口病原检测手段,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特征,发现我省引起手足口病暴发的新病原,为应对我省手足口病严峻的防控形势提供了有力科学支撑。


在BSL-3实验室检测禽流感疫情标本


此外,他们采用多种分子分型技术对来自各医院的布鲁氏菌进行分析,解释了我省近年发生愈演愈烈的布病疫情的原因,为防控广东省布病暴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原溯源与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基因测序


3

勇于创新,在公共卫生空白领域实现突破

微检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其中博士6人。作为全省疾病防控实验室技术支撑的核心,他们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将工作与科研有机结合,紧扣重点,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探索破解工作难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检测应用技术上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成绩。他们是“广东省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病原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专科——病原微生物监测与应急检测”。

目前建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高通量测序平台,积极开展病原体多重检测技术、溯源技术、病原体特性以及传染病症候群检测监测研究以及病原环境分布情况研究等。2016年微检所迅速建立针对寨卡病毒多种标本的技术方案,成功筛查15例寨卡病例和3例隐性感染者,创新建立乳鼠加细胞的病毒分离技术,成功分离到寨卡病毒,完成了广东首例输入病例唾液标本中寨卡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2017年通过对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分离到的病毒分别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首次发现病毒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基因插入性突变。


病原微生物所获中心健美操比赛一等奖


2011至2016年间他们共承担课题38项,其中负责国家级(部)重大项目课题分课题6项,承担省市级课题24项,合作省市级课题5项,中美合作课题2项,共发表论文144篇,其中SCI论文69篇。2011-2016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授权专利2项,申请专利4项,是一支技术精湛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检测队伍。


4

抓培训建网络,创新工作模式,致力提升全省微生物检测能力

在注重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微检所致力加强对基层队伍的培养和技术指导,定期对全省疾控和医疗机构微生物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培训;举办“手把手”专项培训,为市县培养技术骨干,提高全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近年来,在应对我省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登革热暴发流行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由他们牵头,通过整合省市县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源,建立广东省传染病应急和监测实验室网络,多级联动、立体高效开展实验室检验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泛珠江三角洲传染病应急和监测实验室网络,将网络扩展到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广东等南方9省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显著提供了地区协同防控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能力。


荧光定量PCR实验


微检所全体同志始终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气魄推动着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公众健康至上,科学求真的行动诠释着疾控工作者的热情与严谨,以不断开拓的勇气迎接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已挑战,以赤诚的心塑造着疾控人的形象,以专业权威的技术为广东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广东、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在看

【提醒】紧急!传销组织"黑名单"曝光,1分钟教你炼就火眼金睛辨传销,别再被骗了!

【提醒】央视:我国或有2.9亿人身患这种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5招把它挡在门外!

【可怕】老汉后脑勺长出50余条蛆,就是因为这个习惯性动作!


传染病防控战役的胜利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