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2016西药制剂出口美国增长41.7%:本土企业为主力,华海领衔十强

飞易达医药


  受主要经济体需求不振,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监管趋严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我国医药外贸发展整体进入低速增长期,2016年同比增长不足1%。而受累于世界经济周期性影响及跨国企业业绩下滑,我国制剂外贸也蒙上了一层阴影,2016年同比仅小幅增长3.8%,但本土制剂企业的表现有向好之势。

    

出口 VS. 进口

出口首现下滑,进口持续增长

    

  2016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31.9亿美元,同比小幅下跌0.24%,规模基本与2015年持平。而在2012年前,我国西药制剂出口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幅,虽然过去三四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增幅有下降之势,但依旧以10%左右的增幅增长。去年西药制剂出口出现历年来首次下滑,反映外需疲软,医药外贸综合竞争力青黄不接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出口依旧面临较大困难。

  

  从规模看,一季度开局较弱,1~3月份增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跌,同比跌幅均在8%以上,4月份以来出口规模逐月上升,环比增速逐渐加大,并在8月份单月达到3.12亿美元。进入9月份,出口再次收紧,增幅收窄,并再次出现负增长局面。但从数量来看,全年单月出口数量一直处于稳中有增态势,价格下跌较为严重。


  

  2016年,我国制剂进口141亿美元,同比增加6.7%,是2014年的3倍多。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管理创新和政策新趋势,国内市场扩容带来的强劲市场潜力以及国际市场的不景气,迫使众多国际企业将目光转向中国,加大了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开拓力度。从单月增速来看,除4月份同比略有下降外,多数月份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

    

贸易方式分析

加工贸易出口良好,仓储转口贸易出口大跌

      

  2016年,我国西药制剂加工贸易出口10.44亿美元,同比增长48.85%,高于整体增幅49个百分点,占我国制剂出口总额的32.7%,比去年同期高18.7个百分点。


  

  其中,来料加工贸易出口以外资在华企业为主,主要出口地区为韩国、澳大利亚、东盟、英国和中国香港;而在进料加工贸易中,中外企业平分秋色,其中本土企业出口以非洲、美国、南美等市场为主,外资则以澳大利亚、丹麦和西班牙等地区为主。

  

  相比之下,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出口同比大幅下跌44%,占制剂整体出口的12.95%,同比2015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则基本与去年持平。

    

品类量价细节

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大宗普药类价格持续走低

    

  2016年,我国共有69种西药制剂对外出口,抗肿瘤、抗癌类、精神类、抗病毒类、抗高血压及降血脂类等系列高附加值制剂产品出口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成为拉动西药制剂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

  

  其中,抗癌和精神类药品出口已经突破1亿美元,且增速在三位数以上,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和英国;而降血脂类和一些预防动脉硬化类高附加值制剂的出口则以德国、英国、荷兰等欧盟市场为主。

  

  激素类药品在经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情况,导致2016年出口陡降25.7%,其中以胰岛素类药品和皮质甾类药品的下滑最为显著。从单月出口增速来看,激素类药品出口呈逐步回升态势,6月份出口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负增长,实现了20%的正增长,下半年出口量逐步回升,但价格一直下跌较为严重,直到12月份再次扭转局面,实现了量价齐升,拉动当月出口额同比增幅高达345.87%,推动当月出口占激素类药品年度出口总额的30%。

  

  青霉素类、头孢类药品在经过几年低速增长后,2016年增速有所回升,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9.5%和17.4%,但价格依旧持续走低,同比下跌5.8%和14.8%。尤以对非出口价格下跌最为严重,这一方面与非洲当地支付能力下降有关,另一方面我国制剂企业间以及与印度企业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而对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价格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说明随着越来越多的制剂企业通过欧盟GMP认证,委托加工和自主出口步伐进一步加快。

    


本土企业出海业绩


主流市场

对美出口增长较快,以中国本土企业为主力;欧盟、澳大利亚市场下滑严重,相较于外企的低迷,中国企业表现突出

  

  2016年,我国对美国西药制剂出口增长41.7%,占我国制剂出口总额的9.2%,比整体出口增速高41.5个百分点,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本土企业是对美出口的主力军,且前四名均为在美进行仿制药注册并实现自主品牌销售的企业,出口额都在1700万美元以上,且同比增幅均超过20%。


  

  相比之下,我国西药制剂对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出口出现显著下滑,其中,对欧盟出口下降17%,主要出口市场英国、荷兰、丹麦等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这主要与阿斯利康、西安杨森、诺和诺德等外企有关,我国本土企业对这几个市场出口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以代加工业务为主;对澳大利亚出口下跌11%,仍以保税区转口贸易为主,且主要与阿斯利康、默沙东、惠氏等跨国企业业务下滑有关,齐鲁制药等本土制药企业对澳大利亚出口增长加快,但所占比例依旧不高。  


  

新兴市场

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表现分化,亚非表现平稳,南美首现下滑

  

  亚洲一直是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最重要的市场,所占比重达55%。2016年,我西药制剂对亚出口12.7亿美元,同比增长4.6%,主要出口地区为韩国、印度、东盟、中国香港和日本。其中,对韩国和中国香港的出口以跨国企业和保税区转口贸易为主;对日本的出口主要由一些日资企业拉动;而对印度的出口则主要为本土企业,且以抗生素类药品为主。

  

  东盟一直是我西药制剂出口的重要市场,2016年我西药制剂对东盟出口3.8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1.8%。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尼是我国对东盟出口前五大市场,占我国对东盟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85.6%,我国对这几大市场的制剂出口额均在4500万美元以上。从出口增速看,我国对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制剂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6.7%、17%和9.4%,而对马拉西亚、缅甸、新加坡则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跌,同比跌幅分别达到14%、8.6%和10.7%,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和跨国企业业务下滑是主要动因。除了马来西亚外,中国本土企业对东盟市场的开拓基本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其中对菲律宾、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出口以本土企业为主,无锡美锡、瑞阳制药、石药集团等都有不俗表现。

  

  2016年,我国西药制剂对非出口4.68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2%。受非洲经济不振及支付能力下降影响,对非出口药品价格全线下跌,致使对民主刚果、埃及、南非、安哥拉等几个市场出口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特别是青蒿素药品出口下降幅度较大。相比之下,尼日利亚、马里、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几个市场在经历前两年的大幅下滑后,2016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回升,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9%、36.7%、79%和70.4%。

  

  南美作为我国西药制剂企业重点关注和开发的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快速增长。但自8月份以来,我国对南美制剂出口开始出现下滑,且下跌幅度在20%以上,其中对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几个市场下滑最为严重,这主要与当地以石油作为经济支柱,油品价格下跌导致货币贬值严重,支付能力严重下降有关。相比之下,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秘鲁现场检查,参与当地招标,我国对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南美市场出口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延伸>>>

  

1
预测!2017恐难大提升

  

  2017年,世界经济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整体外贸形势大幅好转可能性较小。总体来看,国内制剂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形式日益多样化,绿叶、人福、华海、复星陆续收购欧美印企业,拓展仿制药生产线,恒瑞、正大天晴、石药在研产品授权给跨国企业,研发和国际上市步伐进一步加快,泰德、华药等企业加大日本市场开拓力度,未来我国制剂对发达国家市场出口有望加快。

  

  尽管如此,美国特朗普上台废除奥巴马医改,拟对药品审评和生物医药领域改革,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欧洲经济复苏缓慢,日韩受政治影响经济发展下行,非洲南美新兴经济体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金融条件收紧影响支付能力进一步下降等都为我国制剂出口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纵观国内,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两票制”的推行,我国医药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但整体医药市场仍将扩容。因此初步预测,我国西药制剂2017年进出口仍将保持较为稳定增长,但出口增幅恐难大幅提高。

  

2
化药进口为何能稳定增长?

  

  2016年,我国制剂进口依旧以欧盟为主,占我国制剂进口总额的72.2%。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瑞典为前五大进口市场,占据了制剂进口总额的58.5%,且除从英国和意大利进口增长有所放缓外,从其他主要市场的进口基本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一些主要的进口代理商永裕医药、科园信海、上海医药等进口业务增幅均在20%以上。

  

  国内化药市场扩容是进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2016年,我国重点公立医院化药用药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超过8%,辉瑞的立普妥、赛诺菲的波立维、罗氏的卡培他滨等依旧在国内市场占据60%以上的份额,武田的亮丙瑞林等药物进口也有大幅增长之势。


■编辑 余如瑾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