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医药】“孩童消费产业”专题报告之医疗篇—健康成长,医路相伴(下)

CITICS医药

孩童消费产业专题报告之医疗篇—健康成长,医路相伴(下)


医疗之宝宝成长篇


儿童药:千亿市场,政策加码

儿童药分类:常见病用药最为常见

不同于成人的慢性病、肿瘤用药需求,儿童发病谱决定了儿童市场最大的需求是常见病用药。根据CFDA南方所数据,儿童发病前五种疾病分别是感冒/发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肠胃炎,主要分布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两大领域。因此,呼吸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也是儿童药领域需求量最大的两个品种。 

由于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等因素,加上儿童专用药的缺乏,儿童中成药越来越成为人们对儿童用药的首选。根据CFDA南方所的数据,儿童中成药的适应症多集中在呼吸、胃肠等常见疾病。对于国内制药企业而言,由于化药的研发能力较弱,儿童中成药业务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样本医院的统计显示,销量排名第一的是襄樊隆中药业的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占据7.24%的市场份额。 

此外,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缺乏敏感,儿童营养补充用药凭借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与常见病用药不同,儿童营养补充用药生产厂家可以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等不同角度切入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多样。据PDB统计,儿童补充剂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三类药品分别是补钙剂、维生素以及补铁剂。三精制药、惠氏和上海华士分别是补钙剂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达因药业、惠氏和中美施贵宝则占据额维生素补充剂市场份额的前三名。在剂型方面,儿童营业补充剂主要以口服剂和片剂为主。

庞大婴童群体催生千亿市场


我国的庞大的婴童群体带来了旺盛的儿科诊疗需求,2014年儿科诊疗次数高达2.07亿人次,诊疗次数和在总门诊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旺盛的就诊需求直接推动了儿童用药市场的增长,2014年国内儿童用药(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儿童使用用法和用量的药品)市场规模达到590亿元,近10年每年保持约10%左右的增速。由于目前绝大多数药品没有标明儿童用法和用量,如果加上医生处方时将成人药减半给儿童使用的部分,预计儿童用药实际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

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码

尽管儿童药市场庞大,但诸多问题仍限制着儿童药行业的正常发展,例如儿童药剂品种占比低;儿童专用药注册批件仅有3000多条,占比不足2%;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达12.9%,是成人的2 倍,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率更是高达24.4%等。针对儿童药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自2010年开始明显加大了支持力度,出台多个支持儿童药发展的文件。落实性政策可以涉及几个方面:
1)      简化儿童药研发创新、申报审批流程;全国药品招标采购关注儿童药需要
2)      鼓励创新药申报时一并申报儿童剂型和规格,针对儿童特殊疾病、罕见病研究开发的创新药,纳入特殊审批程序
3)      仿制药的儿童用规格和剂型申请,可以优先受理和审评
4)      研究儿童用药在招标、定价、医保等方面的综合鼓励措施
通过政府在药物审批、定价、医保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儿童药研发风险、回报率低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儿童药企将面临更优质的发展和竞争环境,儿童药行业供给不足、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将逐步解决。

儿童药行业现状与展望

儿童药行业现状:品种少、规格少、研发不足、说明书不明确

长期以来,儿童药行业存在着品种少、规格少、说明书不明确、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供给方无法满足儿童药的巨大市场需求,研发不足以及儿童药的错误定价机制导致原本不足的供给进一步萎缩。
儿童药产业虽然仍处于初级水平,但供给不足既是问题所在也是发展机遇。目前国内专注儿童药的企业主要有山大华特、亚宝药业、康芝药业等,我们从主营业务构成、儿童药品种、品牌、研发实力等方面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竞争力分析。

山大华特:崛起的儿童大健康领域领头羊

山大华特的主营业务主要由医药和环保组成,2015年公司医药业务贡献收入的56.23%。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山东山大产业集团,持股比例21.55%。公司的医药收入主要来自于达因药业,其产品包括儿童药品、食品和用品领域,形成了以“儿童保健和治疗”为核心的儿童健康产业格局。儿童药品包括伊可新-维生素AD 滴剂,盖笛欣、伊甘欣等,其中伊可新为全国驰名商标,多年来一直位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0-2014年公司经营稳健,收入逐年上升。但受“右旋糖酐铁”产品代理被取消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子公司达因药业2015 年药品板块收入减少15.19%,导致公司2015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了10.26%和29.87%的下滑。但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公司2015Q4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环比上升59%;实现净利润0.69亿元,环比增263%,业绩改善明显。在儿童药行业政策暖风频吹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增长可期。

未来展望:儿童药细分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我们认为随着婴儿潮的来临,儿童用药的需求会有明显上升。政策方面,国家对于儿童药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预计未来依然将政策暖风频吹。目前多地招标中已将儿童药定价设为直接挂网采购,免去其招标竞价之痛,我们认为在政策支持的不断加码下,供给侧不足情况将会得到改善。据IMS预测,儿童处方药、OTC以及营养类补充剂未来5年会保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我们认为具有品牌优势、丰富的产品线、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完善的营销渠道的标的将会取得更快的发展的速度,此外,能够积极进行上下游延伸的企业将大幅提高抗风险性和盈利能力,商业模式也极具竞争力。

婴童医疗器械:进口替代,大势所趋

婴童医疗器械特点:无创、精细、规格多样化

婴童医疗器械是主要用于治疗儿童疾病所使用的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中重要的部分。同成人医疗器械一样,婴童医疗器械也可按器械分类的标准分成三类。成人的医疗器械分为手术器械、体外诊断、骨科器械及牙科器械等等,婴童医疗器械的多数品种与之重合,除此之外,由于婴幼儿生理结构的特异性以及疾病发病率的差异,婴童医疗器械还包括独有的婴儿保育设备和疾病的物理治疗设备等。

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婴童医疗器械呈现安全、精细、便捷、无创、规格的多样化、参数可调节性强等特点。

婴儿保育设备:尚未饱和,空间仍在

婴儿保育设备介绍:襁褓之托,重于泰山

婴儿保育设备主要包括婴儿培养箱、辐射保温箱以及黄疸治疗设备,主要用与对早产儿、低体重儿、病危儿等进行急救,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婴儿培养箱以科学的方法为新生儿创造一个空气洁净、温湿度适宜的舒适环境,能够避免婴儿感染,增强婴儿机体抵抗力,保障婴儿发育成长。而婴儿辐射保温箱可以为婴儿创造一个“中性温度”环境,解决新生儿的各 种生理功能尚未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的问题。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则主要用于对未满月的黄疸新生儿进行治疗,通过蓝光疗法来降低新生儿血清中含量过高的胆红素。

缺口较大,空间仍在

2013年我国农村、城市新生儿死亡率约为7.3‰、3.7%,农村新生儿死亡率相比较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的4.0‰,2.2‰和1.0‰,依然偏高。而导致我国农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新生儿窒息和产伤、严重感染等,都可以通过婴儿保育设备得到改善。未来我国为了进一步降低农村新生儿死亡率,在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将加大,对婴儿保育设备的需求将相应增加。
此外,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和高龄产妇的增加,我国早产儿比率持续上升,2011年已达到9.9%。由于早产儿体重轻、体质较差,需要在保育箱内长期培养治疗。早产儿比例的的增加将进一步拉大对婴儿保育设备的需求。

目前婴儿保育设备市场主要为婴儿培养箱、辐射保暖箱、黄疸治疗仪所占据,其中婴儿培养箱占据一半以上市场。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步展开,未来几年每年新生儿数目预计达到1900万,若按照早产儿比例为10%计算,则每年共有约190万的早产儿诞生。考虑早产儿在婴儿培养箱治疗的时间跨度从一周到两个月不等,我们推测每台培养箱年均使用8次左右,计算可得仅早产儿就对婴儿培养箱的总需求量达24万左右。

我们估算全国目前婴儿培养箱的市场存量约为20万台,按照设备平均7年的寿命来算,每年报废设备约为3万台。加上目前医疗机构的设备基本处于第二代,未来将逐步被先进的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产品所替代,并考虑到低体重儿、病危儿、新生儿体温复苏等对婴儿培养箱也存在需求,我们预计我国婴儿培养箱的的市场缺口近10万台左右,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儿童微量元素检测:行业逐步规范,值得长期关注

微量元素检测介绍:原子吸收法成主流

由于中国城乡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差异较大,盲目为儿童补充微量营养素,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反而会产生儿童身体“中毒”现象。儿童体内主要微量元素有铁、锌、铜,正常值为:铁:60-170ug/dl,锌:80-140ug/dl,铜:70-150ug/dl,这些元素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儿童健康,因此通过微量元素检测系统筛查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是儿童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的微量元素分析仪主要分为三类:1)光学原理微量元素分析仪,2)原子吸收光谱微量元素分析仪,3)电化学分析法微量元素分析仪。原子吸收法的原理是将待测元素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原子化,解离为基态原子,然后用该原子特定波长谱线的光照射基态原子团,光吸收后吸光度值与样本原子团浓度成正比,由此可测出该元素的浓度或含量。由于原子吸收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市场上主流的人体微量元素检测方法,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0 年原子吸收法的使用比例达到 85.0%左右。

行业逐步规范,值得长期关注

微量元素检测是体外诊断的一类,与近年来体外诊断的向上发展的势头相反,微量元素检测在政策负面影响下发展之路跌宕起伏。2013 年卫计委出台“非诊治需要不得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的通知,对儿童市场微量元素检测市场进行严格规范,导致微量元素检测市场受到巨大冲击。
随着政策的逐步执行,行业中不合规和过度的微量元素检测已得到了有效的治理,行业的逐步规范也有利于专注与正规医疗机构合作的优质龙头企业。目前国内部分妇幼保健医院、儿童医院以及部分综合医院儿科在逐步恢复微量元素(铅、锌、铜、钙、镁、铁等)检测。此外,随着环境的恶化、饮食的不均衡,儿童微量元素失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也逐渐被医疗机构所接受。加上未来元素失衡和疾病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会使微量元素检测对疾病诊断意义越来越大,我们认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行业依然值得长期关注。

婴童医疗器械行业现状:产品单一、低端,竞争力较弱

我国婴童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生产线单一,且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国内产品主要分布在低端领域,例如婴儿保育设备领域,戴维医疗市场占有率约有40%,外资品牌如GE、阿童木等占比约30%;此外,微量元素检测领域也基本被国内厂商所占据,其中博晖创新占据了约59%的市场份额。

高端婴童器械如小儿呼吸机、小儿麻醉机等领域,则被GE、BD、Drager等厂商占据,国内在这方面的生产企业屈指可数,市场份额占比较少,竞争力较弱。

戴维医疗:婴儿保育设备龙头企业

戴维医疗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婴儿保育设备专业制造商,在婴儿保育设备行业市场份额高达40%,是该行业的绝对领头羊。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及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三者合计约贡献营业收入的90%左右;其中培养箱系列对收入贡献最大,2015年占比约为55%。
由于国内市场婴儿保育设备的政府投入项目的减少、医院采购监管严格、采购量下降,同时受到国外部分国家经济环境不稳定的影响,公司国际市场销售未达到预期,因此公司近几年业绩出现小幅下滑。但我们认为,凭借丰富的的终端客户资源、强大的的品牌效应、较高的性价比和齐全的产品线,加上全面二胎政策的催化,公司有望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1)      品牌优势。公司从1992年起就专注于在婴儿保育设备领域深耕细作,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产期以来积累了极高的知名度,是国内婴儿保育设备的绝对龙头。此外,公司是国内行业内第一家通过CMDC认证、CE认证的企业,在婴儿保育设备领域享有了较高的声誉。
2)      终端优势。公司终端用户覆盖范围广,几乎覆盖了各省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儿专科或妇儿专科三甲医院,在省级以下基层医院也广泛使用。此外,公司产品还远销国外,主要客户来自发展中国家,但部分产品也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
3)      技术优势。公司产品线齐全,在高、中、低档各个层次都有布局。目前公司产品基本处于第三代,并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的研发支出,201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增速达到了18.96%,仅2014年一年就获得6 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共有在研项目15 项。受益于对技术的高度重视,公司是国内行业内率先采用减震技术、超低温环境使用技术等的企业,其多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并独家拥有。目前公司部分高端产品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博晖创新:儿童微量元素检测领军企业

博晖创新是国内最大的提供检测方案、检测系统、标准物质的人体微量元素系统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产品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中儿童是公司核心业务——人体微量元素检测业务的主要目标客户。
公司主要产品为人体微量元素检测系统,销售的试剂产品与仪器有较强的相关性。2015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166%,收入的大幅增长来源于“体外检测+和血制品”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但由于其收购的美国Advion尚未盈利和费用的增长,公司2015年的净利润有所下滑,为2598万元,同比下降31.88%。我们认为随着人体微量元素检测行业不断规范,博晖创新等龙头企业值得长期关注。总结来看,博晖创新具有以下几点核心竞争力:
1)      研发能力强大。公司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充足的技术储备,被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首批北京市100家“自主创新产品企业”。同时,公司还积极通过外延并购增强研发能力。2014年公司通过收购北京锐光获得了先进的原子荧光技术,与公司原有的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形成互补,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人体微量元素检测领域的竞争力。
2)      仪器试剂联动。公司在微量元素检测领域采用“仪器抢占市场,试剂赚取利润”的销售策略,仪器试剂联动销售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3)      多元化发展。公司自2015年收购河北大安、广东卫伦开始,大局进军血制品行业。血制品行业需求旺盛,目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通过外延扩张,形成了“体外诊断+血制品”的布局,增加了抗风险能力和新的收入增长点。

行业展望: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

由于我国婴童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竞争能力较弱,目前国内中高端婴童医疗器械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领。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在2016年3月1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家明确指出要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政策的大力推动,加上国产婴童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进步、性能的不断提升,叠加全面二胎政策的催化,国产婴童医疗器械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有望从不断扩容的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开始,逐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而在此过程中,具有品牌优势和研发实力强的行业龙头有望优先成为进口替代的受益者。
医疗服务篇

儿童医疗服务行业:迫在眉睫的供不应求

供给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过载运行严重、地域分布不均

我国妇幼保健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很多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例如由于收入低、压力大、诊疗难度大等原因,儿科医生纷纷逃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年每家医院就有两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儿科医生人才流失严重。

截止到2014年,我国仅拥有儿童医院99家,在全国2.59万家各类医院中占比仅为0.038%,儿童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数量仅为0.5人;与此相对,美国每千名儿童拥有执业医师为1.6名,差距巨大。据估计我国在职儿科执业医师的缺口高达20万人,我国儿科医疗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儿科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也导致了其超负荷运转,从病床使用率来看,2014年儿童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103.8,仅次于肿瘤医院,排名第二;从病床工作日来看,由于儿童医院患者过多导致加床不断,儿童医院病床工作日达到378.9日,排名第二;从床位周转数来看,儿童医院周转数高达50.8,排在各专科医院首位。

而原本匮乏的儿科医疗资源也存在分布不均、城乡之间差距大的问题。医师协会儿科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本科以上学历的儿科医生多集中在大城市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的儿科,乡镇卫生院医生的本科学历占比不超过5%,甚至一些基层医疗单位没有儿科医生,由成人内科医生兼任儿科医生。总体来说,我国儿科医疗资源具有严重的供给不足、过载运行、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
需求端:儿科需求旺盛、就诊量稳步增长

儿童的医疗需求旺盛,儿科门诊人次及占比逐年提高。从2000年以来,我国综合医院儿科门诊人次翻了近4倍,2014年高达2.07亿人次,2000-2014年CAGR为10.0%,儿童门诊总次数和在门诊中的占比均逐年上升。加上全面二胎政策每年释放的300万新生儿,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儿科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
刚需迫在眉睫,远水不解近渴

卫计委在2016年初发布《科技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点》中特别强调,将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督促共建院校率先开设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但是,即使政策顺利执行,今年起有更多的医学院学生开始学习儿科专业,但在经过五年本科培养、三年规范化培养和三年专科培养之后,第一批学生正式上岗依然要到2027年以后,短期内仍难以解决儿科医生稀缺的问题。刚需迫在眉睫,而远水不解近渴。

妇产科医疗服务行业:高端需求难以满足

二胎催化,妇产科需求将骤增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妇产科医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孕产妇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1500/10万人,下降到了2013年的23.2/10万。但是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空间依然很大。但另一方面,承担了我国妇女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机构—妇幼保健院,近年来却面临了保健人员流动较大、政府投入不足、缺乏足够设施和设备、“重临床、轻保健”等问题。同时,随着全面二胎的实施,预计未来几年的新生儿数每年将增加300万左右,这直接导致妇产科的需求骤增,我国妇产科医疗保健工作将面临极大压力。
公立医院难以满足高端诊疗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升、高净值客户的崛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女性往往希望一生仅有1-2次的生育过程能够更加舒适、安全,并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但由于我国公立医院承担着全民基础医疗保健工作的责任,加上我国医疗资源稀缺、优质的三甲医院过载问题严重,传统的公立医院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来满足高端、人性化的医学诊疗需求。

民营医院大发展时代到来

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政策的出台,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强,传统的公立医院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医疗需求,民营医院迎来了黄金发展的时期。最近几年,民营医院高速发展,无论从医院数目、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角度,民营医院的发展速度都远远快于公立医院。经过了几年的发展,2014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数目已经高达12546个,跟公立医院13314个的数目已经相差无几。

私立儿童、妇产科医院行业现状:发展迅速,但多而不强

行业现状:发展迅速,但多而不强


一方面,民营医院近几年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和卫生人员数分别只相当于公立医院的12%、15%和22%,呈现一种多而不强的情形。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在发展战略上,民营医院多是依靠优质的诊疗服务,与传统公立医院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在科室的选择上,由于技术和民众认可度等影响,民营资本多选择医疗风险小、技术难度低、资金回报快的专科领域,其中美容、整形、妇产专科医院是民营资本的首选。2014年,我国民营妇产科医院559家,数量占比已达到90%。但是对于儿童医院,由于儿童患者身体弱小,儿童疾病起病急、发展迅猛,儿童用药选择少,民营资本进入儿童诊疗领域的门槛较高、难度较大。如此的高门槛使得私立儿童医院数量从2010到2014年仅增加30个,2014年占比仅为30%。儿科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
百舸争流:上市公司争先涉足妇幼诊疗产业

据统计,已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意识到妇幼诊疗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开始布局妇幼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以绿景控股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正加速转型,已经处于中国私立妇产科医院龙头地位的和美医疗则开始了新一轮扩张,计划未来几年在一二线城市中新开五家医院。医疗服务行业以其稳定的增长和刚性的需求赢得了社会资本的青睐。

和美医疗:备受追捧的中国妇产科医院第一股

和美医疗是我国最大的高端妇产医疗提供商

和美医疗(1509.HK)是中国最大的高端妇产医疗集团,主要专注于为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的妇女及新生儿提供诊疗及预防保健服务。和美医疗在中国所有私立妇产专科医院集团中排名首位,2013年市场份额约13.0%,是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

公司在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7个大中城市拥有11 家医院,共566张营运病床。公司计划未来每年于一二线城市增加1-2个医院,即3年后医院数目由现在的11家增至最少20家。公司新开医院将采用轻资产模式营运,通过长期租用大楼运作,每间新医院设计及医疗设备等需要1.5-2亿元人民币,预期每家新医院一年左右即可达现金流平衡,2-3年时间即可盈利。

公司7.55港元的招股价,对应PE约为33倍,是2015年港股IPO的最高倍数。其广受市场青睐的主要原因在于稳定的高增长,明确的股权关系和良好的口碑。与正处于风口浪尖的“莆田系”医疗机构不同的是,公司旗下医疗机构专注于连锁化道路和实行现代化管理,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明显领先于其他同业公司。
受益二胎政策,业绩即将复苏

2014年专科医院贡献公司约96%的收入。公司2013、2014年业绩保持两位数增长,净利润增长高达119%和55%。但由于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羊年生孩并不吉祥,公司2015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了小幅下滑。随着猴年的到来,生育需求料将得到释放,加上全面二胎政策实施每年将新增约300万生新生儿,我们预计和美医疗的业绩将在2016年开始迅速复苏。并且,目前公司床位利用率依然较低(60%-70%左右),提升空间较大,随着客户的增加,公司的利润率也有望稳步提升。
通过国际认证,获得广泛认可

和美医疗成为中国仅有的50多家通过JCI认证的医疗机构之一。JCI认证主要针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已为50个国家4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了评审或认证服务。JCI认证是国际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具有标准严格、细节要求高等特点。通过JCI认证,和美医疗的品牌效应得到大幅增强。
复制成功模式,扩大连锁经营

公司将把IPO中筹得的13.9亿港元中的7.7亿用作北京、厦门、南京、杭州及重庆等地新医院的建设;剩余的资金中1.3亿港元将用作现有医院的设施升级,包括升级手术室设备、增购进口综合分娩床及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设施等。新医院的建设将帮助和美医疗迅速开拓新的市场,设备升级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行业展望:专科连锁和PPP模式值得期待

私立妇产科医院:连锁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由于妇产科医院门槛较低、进入风险较小,近几年私立妇产专科医院迅速扩张,机构数目占比已高达90%。据Frost & Sullivan预测,2013-2018年我国私立妇产医院的就诊量CAGR将达到21.1%,远高于公立妇产医院的7.5%,到2018年私立医院的就诊量占比将高达47%。
但随着市场逐步饱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私立妇产科医院将面临服务价格下降、人力成本上升和税收政策优惠减少等风险,因此成本控制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由于妇产专科医院服务的对象、内容与方式都非常相似,若采用连锁模式经营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并且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医院便可迅速复制,为市场的开发和占有提供有力保障。2013年我国前五大私营妇产专科医院市场份额仅为29.6%,行业老大和美医疗的市场份额为13%,我们认为未来私立妇产医院行业的整合空间依然较大,连锁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以美国为例,从整体上来看,20世纪中叶的婴儿潮带动美国医疗产业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产业趋于饱和,竞争开始加剧。到七十年代末,美国医院总数由最高峰的7200家逐渐回落,但与此同时,连锁医院却以每年12.5%的速度快速增长。
以美国最大的连锁医院HCA为例。2010年HCA的床位数和市场份额是行业排名第二医院的两倍,但人均收费却比第二名低22%,经营利润率则与第二名相差无几。如果排除HCA进行并购所产生的财务杠杆费用,HCA的经营利润率将进一步提升到14.1%,远远超过第二名的8.7%。
HCA的成功离不开连锁经营的模式给其带来的巨大优势,HCA所特有的循环管理制度、信息技术与服务支持系统、护士管理机制、集中采购制度等为HCA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升了HCA的资金效率。据《福布斯》调查数据显示,全美国利润率最高的25家医院中,营利性连锁医院占据了其中的60%,而HCA旗下医院占据了其中10个席位。
此外,连锁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分级连锁模式,在公司内部建立分级诊疗的体系,形成“大病去上级医院,小病与康复去下级医院”的高效分诊制度。分级连锁模式可以充分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使得医院运营效率和利润率进一步提升。国内眼科连锁医院龙头爱尔眼科已经开始了分级连锁模式的探索。
私立儿童医院:门槛高,可借助PPP模式打开市场

我国儿童医院问题更多在于如何填补巨大的供需缺口。儿科疾病起病急、症状模糊,加上患儿无法表达或表达不准确,儿科诊疗需要较高的硬件和技术水平,初期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为社会资本的进入提高了门槛。截至2014年底,我国儿童医院仅有99家,民营医院占比仅为30%,而且增速比较缓慢,2014年增速仅为3%。在儿科医疗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如何进入儿童医院行业、增加儿科医疗供给,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PPP模式,使民营医院与当地大型医院进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以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为例,其2006年起与北京儿童医院展开合作,通过整合后者派驻的核心医护人员,解决了自身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新世纪儿童医院设立之初并未自行采购价格昂贵、利用率低的CT、MRI等大型检测设备,而是向北京儿童医院购买设备服务和罕见病服务,充分发挥两个医院各自的优势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医院的管理上,北京儿童医院并不介入,而是由新世纪儿童医院独立运营,这种独立的管理体系也有助于新世纪儿童医院日后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制度和品牌。
我们认为新世纪儿童医院的PPP模式值得借鉴。通过PPP模式,民营医院可以充分撬动政府和公立医院的资源,解决私立儿童医院门槛高的难题。但是,由于PPP模式较为复杂、难以标准化,对于合作双方的契约精神要求较高,因此私立儿童医院利用PPP模式与公立医院进行合作之初,合作对象的选择和合作协议内容的设计都需要非常谨慎,在资源充分共享和保持经营独立之间努力做好权衡。我们认为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设计精巧的PPP模式,最大化利用公立医院的丰富资源,打开私立儿童医院的蓝海市场。
风险因素
二胎生育率不及预期;医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及公司推荐

投资策略

投资策略


根据我们对婴童医疗产业中各个细分行业的梳理,多个子行业正在孕育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遇,具体来说:

医疗之备孕篇。不孕症正成为21世纪第三大疾病,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成熟,适用人群范围和治愈率大大增加。但受政策限制,供给增长十分缓慢,行业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可能继续维持,因此我们认为技术牌照以及品牌效应将是这个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建议重点关注通策医疗。
医疗之准妈妈篇。NIPT是对产前检测技术的革命性创新,比传统血清学筛查更安全、更精确。随着检测成本逐步下降,疾病筛查范围和适用人群的扩大,加上卫计委已放开了NIPT的准入审批,NIPT百亿蓝海市场爆发在即。我们看好较早布局该领域,拥有渠道、品牌和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建议重点关注达安基因、迪安诊断等。
医疗之宝宝成长篇。长期以来,儿童药行业存在着品种少、规格少、说明书不明确等问题。但近几年,国家在药品审批、招标、医保等方面对儿童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此外对于婴童医疗器械,目前具有无创、精细、规格多样化的特点,我国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产品集中在低端领域。随着政策大力支持和技术进步,我国婴童医疗器械企业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有望从基层医院逐步向三级医院延伸,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建议重点关注山大华特、亚宝药业、葵花药业、济川药业和戴维医疗等。

医疗服务篇。我们认为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高端医疗服务需求增强的背景下,妇产、儿童专科民营医院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妇产民营医院发展较快,数量占比已高达90%,未来就诊量增速有望超过20%,在行业竞争逐步加剧的背景下连锁化率有望提升,儿童民营医院壁垒较高,可借助PPP模式与公立医院展开合作,打开儿童医院蓝海市场。

重点公司推荐



济川药业:坚持大品种战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公司2015年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以中西医药、中药日化和中药保健为发展重点,2013年通过洪城股份借壳上市。在医药制造业2015年收入增速只有9.1%的背景下,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26.17%;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32.19%,收入和净利润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大品种支撑公司业绩,二线产品保障增长可持续


公司坚持大品种战略,公司拳头产品蒲地蓝2015年收入达16亿左右,是清热解毒领域中蒲地蓝的独家口服液剂型,方便儿童服用。此外,公司强大的销售能力还孕育了雷贝拉唑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两个收入达8.6亿和4.2亿的大品种,其中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是儿童感冒用中成药领域的绝对龙头,受益政策扶持,招标环境好,未来高速增长可期。二线品种方面,以三拗片为主的呼吸类产品2015年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0.4%;以川芎清脑颗粒为主的心脑血管类产品2015年收入0.74亿元,同比增长15%。丰富的二线品种的储备保证了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收购东科制药,迈出外延并购第一步


2014年末,公司完成了对东科制药70%股权的收购,迈出了外延式发展的第一步。东科生物产品线丰富,拥有覆盖了肿瘤、心血管、妇科等领域的37个品种,其中全国独家品种7个,独家剂型7个。东科制药之前采用的是招商模式,毛利率较低,并购后公司将采用较高毛利率的自营模式进行销售。目前东科制药营销并轨已基本完成,2016年有望开始发力。在迈出了外延并购第一步后,公司有望借助2014年4月公司成立的投资平台—上海济嘉投资有限公司,加快外延式扩张的步伐。

风险因素。并购整合风险,招标降价风险。

首次覆盖,“买入”评级。公司拥有多个亿元以上大品种,二线产品保证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外延并购打开新的成长空间,我们给予公司2016-2018年EPS 1.11/1.35/1.61元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1/17/14X,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33.3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葵花药业:儿童药行业翘楚,“品牌+销售”为发展保驾护航

业绩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发展逻辑。


公司业绩快报预计2015年营业收入30.35亿元,同比增长11.62%;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0.69%。净利润增幅低于收入端主要因为销售产品结构的调整,OEM业务拉低了公司毛利率,但同时公司可供并购标的范围也随之增加。长期看,公司发展逻辑依旧不改,强大的品牌效应、突出的销售能力、丰富的产品线和优秀的整合能力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

儿童药行业翘楚,“小葵花”品牌家喻户晓


公司儿童药2014年收入约11.5亿元,2010-2014年CAGR达22.3%。公司自2007年开始打造“小葵花”儿童药品牌,并于2012-2014连续3年进入“中国药品品牌榜”并被评为最受欢迎明星用药。公司儿童药产品丰富,旗下拥有儿童药产品超过20 多种,年销售规模过亿的品种3个,过千万的超过10个。其中“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公司儿童药中的主打产品,2014年收入近3亿,在OTC市场享有了较高美誉。

儿童药研发储备雄厚,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公司目前拥有超过70个儿童药批准文号,覆盖了儿童感冒、甲流、抗菌消炎、化痰止咳、健脾、助消化、止泻、维生素与矿物质、益智、小儿多动症等多个儿童常见疾病领域。2015年10月,公司作价2800万元受让中药六类新药“小儿蒿芩抗感颗粒”,进一步丰富公司儿童药研发储备。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将陆续推出20余种新品,新产品的上市奠定了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础。

风险因素。并购整合风险,药品事故风险,中药材成本上涨风险。

首次覆盖,“增持”评级。公司是儿童药行业翘楚,小葵花品牌家喻户晓,研发储备丰富,长期增长可期。我们给予公司2015-2017年EPS 1.04/1.26/1.49元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34/28/24X,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35倍PE,对应目标价44.10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山大华特:药品与服务协同,儿童大健康平台已现

达因药业四季度收入恢复,未来几年业务增长可期


由于2015年子公司达因药业取消“右旋糖酐铁”产品的代理,药品板块收入下滑15.19%,作为应对,达因药业加大了伊可新、盖笛欣等核心品种的市场营销及广告投入。受益于此,2015Q4单季度预计实现营收约2.5亿元,环比上升约67%。达因药业通过2015年产品的战略调整,加上新产品的陆续上市,结合二胎放开带来的儿科药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未来几年业绩增长可期。

产品储备丰富,销售渠道成熟


公司在研产品储备丰富。目前公司产品多潘立酮混悬液已收到临床批件,替比培南酯颗粒等11个品种处于排队审批状态。受益于政策红利,公司儿童药的审批速度有望加快。此外,公司经过近10年的儿童药推广,销售渠道已经成熟,目前已形成了OTC部门、学术推广部、商务部三者协同的销售架构。随着销售渠道向零售药店进一步下沉,公司产品有望在OTC 市场快速放量。

登上首都医疗航母,儿童健康平台已现


公司2015年通过参股北京首都医疗,向下游妇儿医疗服务领域迈出的历史性第一步,与公司现有儿童药主业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投资入股北京市国资委成立的首都医疗,公司更是立足高端医疗服务市场,有望借助这一平台的儿科专家优势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学术推广能力,公司正打造儿童大健康领域最强的商业模式。

风险因素。行业增速放缓,环保订单波动。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公司受益于儿童药细分产业的发展未来有望迎来高速成长期,我们维持2016-2018年EPS 1.08/1.31/1.62元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9/24/19X,目前儿童药领域可比公司估值水平为2016年40倍。我们认为,公司估值被低估,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国内儿童保健和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成长价值明确,按照2016年40倍PE给予目标价43.20元,维持“买入”评级。

通策医疗:互联网助力“口腔医疗+辅助生殖”,未来前景可期

联手国内外医疗机构,掌握辅助生殖“技术+牌照”。


公司于2013年与波恩合作成立杭州波恩生殖技术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引入国际领先辅助技术,培育自己的专家技术人才和生殖管理团队;同时,公司利用获得授权的Bourn Hall品牌,与国内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重庆研究院合作建立辅助生殖中心,取得稀缺的辅助生殖牌照,积极开展辅助生殖业务。公司通过对“技术+牌照”行业核心资源的把握,将在辅助生殖的蓝海市场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利用存济网络医院,打造生殖健康平台。


公司通过并购取得存济网络医院。公司将利用该网络医院搭建平台导流,连接庞大的不孕患者和自己的生殖中心,并与第三方诊疗机构合作,为患者做IVF前检测,以提高辅助生殖治疗的效率。我们认为,公司通过这种患者导入、合理分工的模式,能够增加辅助生殖业务的服务量并提高辅助生殖业务的运行效率。

联手医学院,战略布局医生集团。


公司战略涉入医疗服务领域,在口腔、辅助生殖等领域已形成基础规模。预计未来公司将通过存济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为中心,建立医生的科研、执业、教学体系,打造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为主线的医疗服务架构,真正实现医生价值的深度挖掘和自有体系内的流动,实现正反馈。

风险因素。业绩不达预期风险,多元化经营风险,收购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口腔医疗服务的,也是辅助生殖行业的先行者,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强在互联网平台和现有医疗业务的融合,借助互联网+扩大“口腔+生殖”的业务规模,我们维持公司2016-2018年EPS预测为0.61/0.80/1.1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70倍PE,对应目标价42.70元,维持“买入”评级。

特别声明 

本资料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资料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相关话题

你可能感兴趣...